小小的种植牙,蕴含着大大的民生期盼。为进一步规范口腔种植行业秩序,切实减轻群众种植牙负担,6月6日下午,枞阳县医保局召开口腔种植价格专项治理“回头看”推进会,全县6家开展了口腔种植牙服务的医疗机构参加会议。
会议指出,一直以来,口腔种植市场价格虚高、价格不透明等问题突出,严重侵害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也损害了口腔医生的形象。民之所盼,政之所向。自去年下半年以来,按照省市统一部署,县医保局采取一系列措施积极开展口腔种植收费专项治理,按照“技耗分离”的要求,聚焦口腔种植医疗服务、种植体和牙冠三个方面综合施策。一是组织实施种植牙医疗服务费用整体调控。单颗常规种植牙的医疗服务价格按照“诊察检查费+种植体植入费+牙冠置入费”打包实施整体调控,公立医疗机构单颗常规种植牙全流程医疗服务及药品总费用分别不超过 3700 元(三级)、3330 元(二级)、3145 元(一级)。二是组织医疗机构参加种植体联盟集采。本次集采中选产品平均降至900余元,降幅超过55%。涵盖了临床主流的内资外资品牌,以常用的品牌为例,士卓曼、登士柏等种植体系统,从市场均价5870元降至1850元左右,奥齿泰、登腾种植体系统从市场均价3155元降至770元左右。目前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美口牙科已参加省际联盟集采。三是执行牙冠产品竞价挂网价格。我省首批竞价挂网共187个产品入围,单颗全瓷牙冠均价由1000元以上,降至平均300余元,其中最低167元/颗、最高656元/颗。截至目前,三项措施全部落地,单颗种植牙总费用有望控制在4500元-6500元左右。
会议要求,各医疗机构要按照口腔种植价格专项治理“回头看”工作要求,严格规范收费行为,将单颗常规种植牙全流程医疗服务及药品总费用严控在市级调控价内。要明码标价,在本机构明显区域公布口腔种植医疗服务调控目标、种植体中选价格、牙冠采购价格、医疗机构实际收费标准、咨询电话,方便患者比对,接受患者监督。公立医疗机构的种植体系统和牙冠耗材全面执行“零差率”销售,倡导民营医保定点医疗机构实行口腔种植耗材“零加成”、民营非医保定点医疗机构不加价或少加价。要政策宣传到位,各医疗机构要采取“一封信”的形式,广而告之,对患者讲明惠民政策,不得以“便宜没好货”等话术诱导使用高价产品,共同营造广泛参与、相互监督的改革氛围。(吴燕)
稿件来源: 枞阳在线
|
编辑: 蒋骁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