枞阳在线

枞阳在线网站 | 枞阳融媒体中心 主办

设为首页

简体 | 手机站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县直 >正文

时间:2023-12-19 08:45:07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是中华民族历史的见证。2023年以来,全县认真贯彻落实加强非遗保护的各项政策措施,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非遗保护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非遗项目挖掘成效明显。立足当前文旅工作实际,统筹协调非遗挖掘保护工作,积极组织各乡(镇)广泛开展省县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及代表性传承人推荐挖掘申报。经过论证评审,我县东乡武术、陆家湾老龙灯会、浮山传说、枞阳民歌、汤沟茶干制作技艺、钱铺木榨油制作技艺等6项列为省级非遗保护项目;枞阳大鼓书、枞阳胡琴书、义津米面制作技艺、项铺生腐制作技艺、杨湾挂面制作技艺、义津纸扎等6项列入市级非遗项目;歌谣《惊梦》、舞剧《大红伞》、石雕、木雕、织带等20项纳入县级非遗项目。

非遗传承保护持续发力。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挖掘枞阳丰富的人文资源,持续开展非遗调查,做好整理、录入、存档工作。2023年,累计开展非遗调查、非遗摄影采风等活动10场。通过资料收集整理和视频拍摄,已完成安徽省第七批省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申报工作。全县现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1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29人,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51人。

  加大非遗宣传工作力度。2023年,充分利用传统节庆活动和“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等,开展丰富多元的“非遗”展示展演活动。一是开展枞阳县非遗项目图片展进校园、社区活动4场,将枞阳大鼓书等非遗项目融入节目编排,开展“文化进万家”等活动,并推荐枞阳非遗项目参加市非遗美食展览、市非遗购物节等活动。二是采取“线上+线下”模式加强非遗宣传,通过微信公众号、文化馆官方网站等网络渠道发表“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非遗线上图片展等10篇,有力宣传展示我县的非遗项目,扩大非遗影响力和受众面,提高人民群众非遗保护意识,营造非遗保护良好社会氛围。(宋军)

稿件来源: 枞阳在线
编辑: 蒋骁飞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律师声明 | 广告服务 | 举报纠错

枞阳在线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皖ICP备0750286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4120200050 皖网宣备090007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3408230200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