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天一大早,在县城体育场上,总有一位富态的老者,带领一群老奶奶、老爹爹在练太极,统一的白色着装,统一的掌式步法,吸引了众多早起的路人驻足观看。这是枞阳县老年大学校长江莅华和他的老年学生闻鸡起舞,排练节目,喜迎重阳佳节。17年,弹指一挥间,江莅华率领这帮老人,老当益壮,老更惜阴,共同谱写了一曲重阳赞歌!
江老今年75岁,1955年参加工作。改革开放后,随着我国物质生活的日益富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古稀”不稀了。到了上世纪90年代,我国人口老年化趋势日趋显现,上级提出“把老年人组织起来,学他们愿意学的东西!”老年天地大有作为。1992年,经组织上批准,他提前退休,利用晚年岁月为老年事业做点实事。在县老年读书班的基础上,他创办了惜阴老年大学。当时可以说是白手起家,“校园不一到两平方,白发翁媪挤一堂。”江莅华自己校长兼校工,上课带打钟,学校没有固定场所,没有专职教师,没有稳定资金来源,更谈不上报酬。
忆起老年大学的办学之路,“只有付出,没有索取。”早在1999年老年大学秋季开班时,江老曾自我解嘲地说:“要说报酬,唯一的报酬就是一杯白开水!”因为热爱,因为信念,他下决心一定要把重阳这曲歌谱写好。
老年大学是新生事物,又是一项永恒的事业。17年来,江莅华以校为家,在县委、县政府和涉老部门的正确领导下,迈出了三大步:由老年读书班——惜阴老年大学——枞阳县老年大学。全校有七个班、一个队(腰鼓队),开设的课程有政治、文史、诗词、书法、保健、文艺等课。先后参加学习的达500余人,现在校245人,校舍、师资、活动资金等都逐步得到解决,老年大学发展形式越来越好。已成为我县老年知识宝库、老年信息交流中心,也是老年人的俱乐部、保健站,更是老年人团结战斗的集体。
今年9月初,第34期老年大学开班仪式适逢新中国60华诞,江莅华和老校友们一道,登台献艺,一曲红歌一支舞,歌颂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6月28日,又开办了老年吟诗会,30多位老人语调铿锵,激越吟诗百余首,歌颂建国以来丰功伟绩。他还带头挥毫泼墨,自撰自书,将建国60年来的变化倾注于笔端,并精选出28幅作品,参加书法展览。9月29日,老年大学表演的太极拳在全县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广场文艺演出中获得极高评价。10月20日,该校又举办老年运动会,进一步激发了老年人强身健体的热情和意力。这些活动,江莅华总是率先垂范,始终参与。活动中精心筹划,周密部署,紧扣和谐共进的时代主题,结合老年的特点,在自娱自乐的同时,也起到了良好的教育典范作用。
在老年大学,“盛年与君奔事业,老来同室读华章”的比比皆是,一些老同事、老部下,受江老影响,“古稀立志做书童”,当学徒,从头再来,使这些老同志老有所学,老有所乐。有位校友在自题诗中写道:“粗妆简朴容颜秀,苦练精排舞态和。共谱重阳歌一曲,金秋寰宇荡金波。”他们和江莅华一样,成了老年大学永不毕业的学生。
老年大学因为有了江莅华而不断发展壮大,江莅华也与老年大学生息与共。他乐意做些实实在在的事情,服务老年人,充实老年人生活。老年人的健康是全社会的财富。江老爱人说:“我们两老身体康康健健,孩子们工作才能安心向上!”
江老生活极有规律,每天早上5:00起床,到操场晨练2小时,再到老年大学听课,“三点一线”保持多年不变。他还坚持学习,“老不丢书”,他在县政协庆祝建国60周年座谈会上即兴吟诗抒怀,最后两句写道:“古稀已逾身尤健,老不丢书续锦篇。”他还每天练书法2小时,当作作业来完成。其先进事迹被《安庆老年大学报》以“一片冰心在玉壶”为题作了报道。 方千
稿件来源: 枞阳在线——枞阳新闻周刊
|
编辑: 王章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