枞阳县开展了以“结对共学促学习,形成合力破难题”为主题的结对共学活动,强化二三批次联动,同频共振,自上而下地促进突出问题的解决,促进了各项工作的互动、互融、互惠。
一、创新结对共学形式。该县从实际出发,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统筹共学活动。一是实行“城乡共建”。出台了《枞阳县城乡基层党组织互联结对共建实施办法》,全县所有村居党组织都落实了互联结对单位。采取“问题两头找、上下联动改”的方式,初步梳理出突出问题1000多条。二是实行“强弱结对”。采取“以强带弱”结对共建形式,将经济强的社区与经济相对较弱的村实行捆绑帮扶。三是实行“部门互助”。县直有关部门结合职能特点,指导基层谋划发展思路,提供项目、资金、信息、技术等扶持,帮助联系村解决实际问题。
二、明确结对共学目标。该县把结对共学活动纳入机关、农村、社区党建“创先争优”活动内容,引导结对共学双方向经济、社会、文化建设延伸,拓宽共学领域。重点做到“四个一”。“理清一条发展思路”,即根据基层组织建设现状、村级经济发展等情况,因地制宜拟定发展规划和帮促计划;“新增一个致富项目”,围绕增强基层发展后劲、提高自身造血功能,以招商引资、项目开发为重点,加大帮扶工作力度,兴办一批项目;“办好一件实事”,利用好本单位或者本社区的优势,集中财力为结对联系村民办好事办实事;“实现一个目标”,通过扎实的工作,力争使帮促的村党建、经济、社会各项事业有所突破。
三、深化结对共学成效。第二批学习实践活动单位充分利用自身开展学习实践活动取得的经验成果,结合各自工作职能,积极到基层联系点开展“送科技、送信息、送资金”等活动,帮助联系点明确发展重点、落实发展措施。目前,各参学单位立学立行,解决问题和已办实事600余件。如钱桥镇把效能建设作为突破口来抓,开通博客,实行网上考勤,接受各界监督。镇村干部集中时间进村入户,成功化解了一例上访40余年疑难积案;横埠镇筹资300万元对年久失修“老白公路”进行水泥路面改造,解决3.5万人的出行难问题,共为群众办实事40余件。县黄梅剧团在活动期限间“送戏下乡”文艺惠民演出15场次。让群众切实感受到学习实践活动带来的新变化、新成效。(王章志、吴松柏、陈来娣)
稿件来源: 枞阳在线
|
编辑: 王章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