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优化政策环境。研究落实好国家和省市支持示范区建设的政策,着力在规划编制、产业布局、审批核准及投资安排、资金补助、贷款贴息、财政转移支付等方面的争取力度,始终以最优惠的政策承接产业转移;对目前县内不利于承接产业转移的政策规定及时修改或废止。二是优化融资环境。建立常态的政、银、企、担保合作和银企对接平台,完善沟通协调机制,优先满足示范区建设的贷款需求;引导银行、金融机构积极主动与上级银行联系沟通,争取示范区建设的政策和资金;围绕县委县政府出台的关于发展壮大民营经济的政策措施,引导和支持民间资本投入示范区建设。三是优化政务环境。发挥好行政服务中心作用,实行“一站式”审批,切实降低承接产业的办事成本;建立县干帮扶承接企业和重点项目联系制度,促进企业有序经营、健康发展。四是优化社会环境。探索企校结合、定向培训的路子,为承接产业转移提供人才和劳动力支持;探索做好企业职工社会保障关系跨地域转移接续工作;改革户籍制度,逐步将外来人口纳入本地社会管理;依法惩处破坏承接产业转移的行为,创造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通讯员)
稿件来源: 枞阳在线
|
编辑: 王章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