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县农委承担新型农民培训民生工程任务4020名,其中阳光工程1220名、农业专业技术培训1200名、农民创业培训200名、农民科技示范培训1400名。为保质保量完成目标任务,县农委立足抓早、抓紧、抓实,硬化工作措施,狠抓培训进度,1-6月累计培训学员3096人,其中阳光工程836人、农业专业技术培训951人、农民创业子培训139人、农民科技示范培训1170人,完成全年任务数的77%,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大半。
超前谋化,快速启动。今年2月初,县农委民生办为加强民生工程培训的管理,规范各项培训的操作,在听取培训机构意见的基础上,出台了《枞阳县农委民生工程培训机构考核办法》和《2010年农委民生工程培训操作规程》两个规范性文件,指导培训机构开展工作,各培训机构适应农时,根据农民意愿,及时办班培训。县农机校改变过去的办班模式,将培训课堂开设到农民家门口,组织农机专家深入全县农机大乡金社乡集中办班,既减少农民来往县城受劳顿之苦,又采取现场教学,提高了培训的针对性,深受农民朋友的欢迎。
完善制度,强化管理。今年继续执行项目法人代表责任、管培分离、检查验收等制度,重点抓好以下几个制度的完善和落实:一是公示制度,培训机构要对选聘教师、培训计划、参训学员进行公示;二是月度分析报告制度。除定期上报进度外,分别于6月20、11月20日前报送项目实施半年和全年工作总结;三是台帐制度,各培训机构要确保参训学员电话回访联络畅通,不得出现停机、空号现象;四是联络员工作制度,委民生办人员在市培训任务下达后明确了具体分工联络,各培训机构也确定了专人负责。
严格程序,把好“四关”。为确保培训质量和效果,我们主要抓好以下三个关键环节。首先是招标公示关,将省下达的任务在枞阳农业信息网进行招标,并经公示后最终确定县农技推广中心等9家培训机构承担;其次是资质认定关,培训的资质和培训基地按项目要求如实申报,在顺利通过省市组织的认定后,方可成为新型农民培训机构;第三开班监管关,培训机构的每班次开班,农委并邀请财政部门全程参加。第四把好培训质量关。每班次的培训结束后,培训机构要进行全面自查,自查合格后方可上报,委民生办对培训机构上报的培训台帐进行随机抽查,抽查结果满意的才对省市上报,做到层层把关,确保培训质量。 王宜将
稿件来源: 枞阳新闻周刊
|
编辑: 王章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