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进入主汛期以来,面对严峻的汛情和险情,陈瑶湖流域各级党组织和1000多名广大党员,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把防汛抢险作为创先争优活动的具体实践,让党旗高高飘扬在陈瑶湖防汛一线。
面对洪涝灾害,流域内横埠、汤沟、陈瑶湖、老洲、周潭、钱铺6乡镇各级党组织,把抗洪救灾工作作为当前的头等大事,实行包圩口、分堤段的防汛责任制,坚持领导带班和全天值班制,广大党员干部坚守岗位,恪尽职守,以党员为主体的防汛抢险应急分队24小时待命,切实发挥中流砥柱作用,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7月16日下午,周潭镇施湾大圩防汛查险人员发现幸福圩迎水坡一处直径约3米、深度为2.5米的蚁害塌陷大坑。得知险情报告后,周潭镇防汛指挥长张颂立即带领100余名以党员和民工组成的抢险突击队紧急赶到现场,一场除险战斗冒雨打响。施湾村60岁的老党员周武美拿着铁锹第一个跳下蚊窝,对窝内松散泥土进行清除,其他民工在老党员的影响下,纷纷参加战斗。施湾村第一书记、镇司法所所长章金虎与民工一起,将运送来的砂石进行装袋,并把装好的砂袋扛到蚊窝边。只见他挥汗如雨,不到十分钟就扛了20余袋。“没有架子,和我们一样做事,吃住在一起,打成一片,这样的书记我们打着灯笼找也找不到啊!”在一旁装砂石的民工感慨地说。经过一下午的奋战,险情终于得以排除。由于连降暴雨,汤沟河水位暴涨,7月14日凌晨,琵琶圩出现850米背水滑坡,其中两处约60米大面积塌方,堤身垂直下滑1至2米。肇丰村两委在不到20分钟时间内就集中了年富力强的党员和民工30余人到达了现场。他们顶着飘泼大雨,有的抬石头,有的打木桩,有的扛沙袋,全力投入到防汛抗灾工作中。由于道路封堵,他们要步行往返50余米搬运抢险物资。60多岁的老党员章立发,在漂泼大雨中,奔走在渠道堤坝上,手电筒没电了,他摸黑坚持奋战;共产党员吴义德、章传国、王栋栋赤着双脚、全身湿透,往返于镇区至皖枞学校之间搬运物资。肇丰村总支书记韩国阳不顾疲劳辛苦,在长满杂草的圩堤上深一脚、浅一脚地前行。一根根木桩打下去、一袋袋石子投入水中,他们只用了4个多小时就奋力控制了险情,加固了堤坝400余米。在险情面前,共产党员突击队充分发挥了主力军作用,冲锋在前,让鲜艳的党旗高高飘扬。
险情就是命令,广大党员不畏艰难险阻,冲锋在前,无私奉献,成为防汛抗灾的“排头兵”。连日来,陈瑶湖镇选派干部普济村总支第一书记吴密海和老排村党支部第一书记周合林始终坚守在花园圩,奋战在防汛一线,日夜值守在堤防、闸站,并带头挥锹清障。7月17日时晨7时许,已经有效控制4天的陈瑶湖镇前河村元宝岭圩南堤堤顶纵向裂缝的险情突然加剧,错位高达30公分,而且堤顶横向还下滑近1米,最危险堤段的长度达25米。得知险情后,吴密海立即率10名党员和村组干部紧急驰援。共产党员、前河村村委会委员夏小华和村会计严胜泽自告奋勇地下水,他们脱掉外面的衣衫,只穿一条短裤衩,站在齐胸深的洪水里协助打桩。水里的蚂蟥在他们的身上到处乱叮乱咬,他们全然不顾。桩木打好后,前河村党支部书记汪清平也脱掉衣衫下到水里,几个党员村干部一齐努力扎铁丝、树竹屏,以最快的速度做好外障。待他们上岸后,每个人的身上已多处被蚂蟥叮了出血。经过集体奋战,元宝岭圩险情终于得到有效控制。
哪里有险情,哪里就有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党员干部忙碌的身影。关键时刻看党性,一个党员一面旗,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共产党员的风采,践行了创先争优的庄严承诺,谱写一曲人定胜天的壮丽华章。(思求、巨龙、继华、文杰)
稿件来源: 枞阳在线
|
编辑: 王章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