枞阳在线

枞阳在线网站 | 枞阳融媒体中心 主办

设为首页

简体 | 手机站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枞阳 >正文

汪秀玲:关于尽快给中小学生减负的建议

时间:2011-01-17 18:20:55

  各位领导、各位委员: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自从09年县委政府克服重重困难将教育上收以来,2010年我县迎来了教育大发展的一年。校网布局调整、校安工程建设时间紧、任务重,再到一大批特岗教师、教研员的走马上任等一系列重大举措,显示了政府、教育主管部门高度重视和莫大的决心。新形势振奋人心,倍受鼓舞。作为一名来自一线教育的政协委员,我欣喜地看到,我县教育正迈入健康、协调、持续发展的科学轨道。但我们也清楚地意识到,素质教育提出二、三十年,减负减了二、三十年,依然没有减下来。小学至高中历经十二年之拼搏,学生成年累月日夜苦读,老师为学生赢得一考,其艰辛程度也不亚于学子。当前,中小学生减负已经是一个全社会最为熟悉也最为无奈的热门话题。但我们今天还要谈,就是因为它关乎社会,关乎民生,尤其是关乎我们每个家庭的明天。学校课堂内的多媒体教育手段也日趋“先进”、完善,可是,大部分学生从初中一年级起就没有睡过一个好觉,做不完的作业,“背”不完的书。可以放松的倒是音体美“小三门”和文理分科后可以放弃的几门学科;有的学校初三下学期的学生基本上没上过体育课,更别说有可以自由选择的课外活动;“近视眼”已占半数,人数还有增加,身心疲惫而厌学、弃学的真实数字令人咋舌。有一位“省示范”高中的资深教师说:“现在的学校教育什么都先进了,但教学模式基本上还是课内满堂灌,课后‘题海战’,还是穿着新鞋走老路”。利用这种方式培养人才,不可避免地会给教育的科学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

  一是身体健康状况下滑。据调查,由于长期近距离过度用眼,中学生近视高发是普遍现象,中学毕业,有近50—70%的学生戴上了近视眼镜,甚至有部分学生发展成为高度近视,另外由于过分重视学习成绩,缺少活动与锻炼,使得学生综合体能下降,体育不达标的情况是大有人在的。

  二是影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由于学习时间过长,课业负担太重,特别是不断地做重复劳动。学生对学习很容易产生抵触情绪。目前每个学校都有一部分学生厌学。对科学技术知识失去兴趣是可怕的。这部分学生即使进入高一级学校深造,将来进入社会,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与其他人也会有差距。

  三是学生道德修养有所淡化。由于过分片面重视文化课成绩,忽视德育教育,使得学生整体的道德修养有所下滑,作为中国礼仪之邦的传统优良习惯如尊重师长的风气有所遗弃等等。

  四是重压反弹,上网成瘾。由于重复无效劳动太多,压力太大,一旦学校放假,一些学生如释重负,上网游乐,乐不思返。我们国家的教育改革也同样经历了30多年,虽经党中央国务院和教育领导无数次专题指示,调整改革,企图走出“怪圈”,仍不能在各地形成与今天科学发展观所要求的平衡、和谐发展。教育改革的进程迟滞,我认为来自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基础教育体制的迟迟不能彻底更新。形成了人为的从“重点”到“示范”的怪象,各市、县地方教育部门保“重点”的目的是为本地的高考升学率,是为了市、县与市县间的高考竞争,为了维护这竞争的实力,保留甚至增加“重点”,就成为最简便易行的方法了,教育资源当然就向这些“示范重点”倾斜。可是几倍于重点中学以外的学校和学生,也许他们从小学开始就失去了科学、公正地受教育的机会,到了该进高中的年龄就更没有这种机会了;当然普遍高中或中专、技校也不乏是社会走向之一。但是,在他们人生之初,就经受了教育权利的不公平,因为那些“重点”、“示范”不是在发展中自然形成的。

  ——就业的压力致使家长加压。有的还以子女刻苦学习到深夜不眠而自豪,有的则因子女“不用功”宁愿以“陪读”表现父母之慈爱,而不惜牺牲他们生存需要的健康;从小学至初中,不管是否需要,子女精力是否可能,让孩子补课、请家教已蔚然成风,家教广告、校外学校成了城市景观之一;绝大多数中小学生很少做家务,十几岁的孩子四季衣服洗涤也是父母代劳,习空见惯,父母只是为了“爱”而付出,殊不知爱过头就成了害,很难想象学生的劳动观念如何养成,日后的生存能力将短缺几多?!

  ——学校教育既先进又落后。先进的多媒体教学和满堂灌的旧式教育并存,教师在矛盾的教育氛围中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备课、上课,但又违心地灌得大部分学生透不过气来;学校以“安全”为理由,“好心”劝阻学生组织春游、秋游、参观学习、社会调查,学生进了校门如进了“修道院”,更有不少私立学校招生广告中以“封闭教学”为诱饵,欺骗无知的家长上钩,学生的个性发育受困,身心怎能健康?

  ——来自学生自己的压力。生活在无影的高墙之下,唯唯诺诺的绵羊般生活,学习内容限于教材,学习时间昼夜不分,逐渐形成了“晚上学习记得牢”,“灯下用功效果好”的“秀才”式夜读习惯,不但牺牲了健康,而且白天考试发挥糟。小学到初中、高中,学生新书堆里总有一本“家长教材”,有的家长由此确实也知道了些科学的家教方法,但在现实生活之中又不得不眼看自己的孩子旋转在中考、高考的指挥棒周围,老师和家长们明知学生压力大,心理健康匮乏,却又迫于无奈,坐视他们拖着疲备的身体去“竞争”,年复一年地卷入“一卷定终身”的高考大潮中去。

  我们的教育方针是培养“四有”新人,在高度重视学生学习成绩和教育质量的同时,也不能用牺牲孩子的健康与快乐来换取高分数。为此,我们建议我县教育部门和每一所学校从现在开始做好如下工作:

  一、全县中考录取工作从2011年起,在全面考查学生的基础上,进一步重视学生在学校、社会、家庭综合表现的考核。包括学生对集体、对学校、社会、家庭的责任心表现,对学习和生活的自理能力和学习习惯、方法几方面,既要有定性的介绍,也要有具体事例的量的细化;指导学校对学生做相应的工作和管理、考查、资料整理入档,并与家长配合,重点放在智商的启迪和情商的培养上,后者以正直、勤劳、自律、诚实、善良、勇敢、俭朴、守信为主要考核点,在德育工作中培养尽职尽责、公道正派、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和新一代公民。

  二、尽早修订初、高中(均含毕业班)学生管理考核规范;各年级学生在校时间,每周课程要严格按教育部规定设置,任何学科不得以任何理由增加或减少课时,更不得停止应开之课程;严格上好每一堂体育课,鼓励学生积极参加课外活动,参与有组织的体育锻炼;和家乡配合控制上网时间,不进沿街、社区电脑房做网上游戏等无益健康的活动;切实贯彻落实教育部组织学生长跑活动,增强体育体能,强调循序渐进,坚持科学指导;从小学(幼儿园)起注意纠正为数众多的不正确的执笔姿势和坐姿,注意光线方向,预防和减少近视。

  三、所有高中都必须按划定分数线录取新生,制订并坚决执行视扩招“议价生”,为教育违法行为的地方教育法规

  四、由教育局督查室,强化对所有学校工作的监督检查和处理,在各校张贴举报电话,鼓励家长、学生和其他知情人举报学校所有活动中的违法违规行为。在职教师不得在校外收费办学、办家教,尤其不可收取校内所教学生的校外实习费;学校领导要严格控制教师在外校(含民办学校)任课。

  五、鼓励学生在节假日期间多阅读课外书刊或从事有益身心健康的各种活动,包括分担家务劳动;号召学生不断提高生活自理能力,积极开展老师与家长、家长与家长间的互通信息、交流经验、科学家教学习等活动。

稿件来源:
编辑: 王章志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律师声明 | 广告服务 | 举报纠错

枞阳在线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皖ICP备0750286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4120200050 皖网宣备090007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3408230200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