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领导、各位委员:
根据会议安排,结合本人平时了解掌握的情况,我就优化校园环境,保障食品安全作个发言,不妥之处,诚请同志们指正!
一、问题由来
9月1日,是各学校学生新学期开学之日。然而,2010年的9月1日,毕业于横埠中心学校尚未入学的枞阳中学新生张秀却躺在枞阳县中医院的病床上,无法到学校报到。并且就在2010年的9月份,这个年仅18岁的花季少女因身患胃癌永远地离开了人世。是什么原因导致她得胃癌呢?根据张秀本人在住院期间所写的病因陈述和她父亲对其初中生活状况的表述,张秀之所以得胃癌,其根本原因在于食品安全。
张秀在住院期间所写的病因陈述:“父母常年在外打工,生活上无人照管,长年与奶奶一起生活,奶奶年纪很大,基本上不怎么管,也根本管不着。”同时,由于“家庭经济很困难,我基本上没有吃过早餐。中、晚餐为了图便宜,都是在校外的小摊上买的。主要买一些方便面,我特喜欢吃油炸的食物,否则总是没有胃口。”“早期,也曾经有过肚子痛,但没有在意,没有及时去看医生,更没有及时治疗,我真后悔。”她父亲也说:“是我没有功夫照问(管)她。偶尔回来时也发现她不喜欢吃饭,就是喜欢吃乱七八糟的油炸食品。”2010年7月,张秀自我感觉身体不适,到医院检查,检查结果是胃癌中晚期。张秀由于长期不注意饮食安全而得胃癌虽然仅仅是个案,但从她的病因陈述来看,学校周边的饮食环境很有问题,存在着很大的安全隐患。
二、问题调查
学校周边的饮食环境到底有没有问题,是否真正存在着安全隐患呢?带着这一问题,我对枞阳城关的枞阳中学、枞阳二中和枞阳小学多次进行实地走访。走访时间:早晨是6:30至7:30,中午是11:00至12:00,晚上是5:00至6:00。走访的结果是:无论早晨、中午,还是傍晚,枞阳中学、枞阳二中和枞阳小学的校园周边饮食环境都存在着严重安全问题。从摊点的位置摆放来说:枞阳中学门前,从种子公司大楼到金百超市门口,有大约近20户的个体饮食摊点和摊贩。枞阳二中主要集中在学校门口,一字排开。枞阳小学的摊点分散在学校各个门口的周围,从老财政局巷道的小门口到学校北大门以西,以学校北边大门周边的小摊点为主。
从这些商贩的生产经营环境来看:他们的生产和销售地点都一律地处马路边,马路上车辆来来去去,极不安全;同时,马路上车辆扬起的灰尘如同一条灰色的烟龙,向道路两边不断地弥漫着,似乎在寻找着可以落脚的地点。再者,生产这些小饮食的小商贩大多数是露天生产、露天销售,毫无疑问灰尘是不可避免地要落在所兜售的食物上。从摊点的买卖食物来说:早晨主要是油煎饼、包子、馒头,中餐和晚餐主要卖米饭、炒饭、炒面和各种菜肴。但同时发现,无论早餐、中餐还是晚餐,也无论是枞阳中学、枞阳二中,还是枞阳小学学校周边,都各有几家卖油炸小食物,有卖烤小鱼的,有卖烤香肠的,有卖烤羊肉串的,还有卖烤臭豆腐干的,烤包心菜的,等等。
我仔细观察了一下制作的过程:大多就是“亲”手直接抓小鱼、香肠、羊肉等各种食物,然后烤制,卫生问题严重。
当我问及他们是否有卫生许可证和营业执照时,大多数商摊说:小买卖要什么这个证那个证的。也有的说:个体户做小生意不需要什么证的。还有的不置可否,一笑了之,似乎在笑话我太迂腐了。有的甚至拿一种异样的眼光看着我,似乎在分析和判断我可能是什么人,是无事找事呢?还是头脑有什么问题。从食物的销售情况看:尽管这些饮食摊贩没有任何安全保障,但他们制作的饮食食品销售状况良好。无论是枞阳中学、枞阳二中,还是枞阳小学,当学校放学的铃声响起后,不到5分钟,就可以看见这些天真无邪、活泼可爱的学生急不可待地纷纷从学校奔向这些没有任何安全保障的个体饮食摊点。
三、卫生分析
(一)生产环境恶劣,食品没有安全性。学校大多处于道路交通便利之处,学校周边常常都有马路,路上车辆奔流不息,极不安全;车辆扬起的灰尘不可避免地会落在所加工的食物上。
(二)露天经营饮食,卫生难以保证。在学校周边生产小饮食的小商贩大多数是露天生产、露天销售,食品卫生难以保证。
(三)生产加工粗糙,营养难以保证。学校周边生产经营饮食的个体商贩大多属于无技术资质的人员,其生产加工粗糙,所生产出来的饮食产品营养难以保证。
(四)生产经营者,有可能是传染病的传染源。学校周边的饮食生产者大多没有卫生许可证等相关证件,其身体是否有病,甚至是传染病,不得可知。(五)沥青中含有大量的致癌物,会导致所加工的食品具有致癌性。学校周边的饮食生产销售商贩在柏油马路边生产和销售,浇注柏油马路的沥青中含有大量的致癌物质,主要是含有苯环结构的芳香烃类物质。如果不慎而混入食物,一定会导致食用者患癌症。即使是在沥青马路边生产,沥青中所含的具有苯环结构的芳香烃类物质具有一定程度的挥发性,也会渗透进入所生产加工的食品中,导致所生产的食品具有一定程度的致癌性。
(六)食物过度油炸,易产生多种致癌物。《食品营养学》告诉我们:食物尤其是油脂类食物过度油炸,易产生多种致癌物。这是由于食物尤其是油脂类食物过度油炸时,食物的分子结构发生变化,产生类似沥青一样的稠环芳香烃类有毒且致癌性物质。致癌性物质的外观特点是焦黄色,因此食物尤其是油脂类食物当烧至焦黄时不可食用。因为大多已经转化为致癌性物质。
(七)炒饭、炒面所用的材料,存在着卫生安全隐患。在学校周边生产和销售饮食产品的个体商贩所使用的炒饭、炒面所用的材料,大多是私下进货,无人监督。炒饭、炒面所用的材料是否有问题,难以知悉。是否是“问题米”、“问题面”,不得而知。在过去一段时间里,曾经在市面上存在着用石蜡加工的“抛光米”,用工业漂白粉生产的“增白面粉”,用工业染料“苏丹红”喂养的所谓“红心鸡蛋”,以及回收加工的地沟油,等等。
(八)洗涤剂洗涤的碗筷,存在着卫生安全隐患。在学校周边生产和销售饮食产品的个体商贩,没有生产食品本应具有的自来水等生产的基本条件,为了加工饮食产品不得不因陋就简,大多数只好自带一点清水和洗涤剂。当一些学生食用后,后面还有一批学生等着食用,怎么办?他们大多数的做法是涂上一点洗涤剂,用抹布擦一下,在自带的所谓清水里清一下。可以说,第一个碗可能是洗干净了,但后面的碗能够洗干净吗?另外,洗涤剂是化学品,去污能力强,同时粘附性也强极,易粘附在碗筷上。这些粘附在碗筷上的洗涤剂,也具有一定程度的致癌性和污染性,也可能是病菌、病毒的来源。
四、对策建议
要治理校园周边环境,保障学生食品安全,建议相关部门:
(一)加强宣传教育,加大对《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宣传力度,将2010年3月19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印发了《2010年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整顿工作实施方案》执行到位;
(二)加强行政执法,取缔无证经营,保证学生的饮食安全;
(三)加强原料的安全监管,对可能存在的饮食安全隐患做到防范于未然,保证餐饮业所采购的原料渠道正规,安全可靠;
(四)加强饮食生产安全,防止生产可能致病尤其是致癌性食物,保障学生的饮食安全;
(五)加强生产场所的安全性,杜绝在柏油马路边生产可能含有沥青成分的饮食产品。
希望通过对学校周边饮食环境的治理,不再出现第二个张秀、第三个张秀。做到学校周边环境安全,学生饮食食品安全。因为孩子是家庭的未来,学生是国家的未来,人才是民族的未来。
稿件来源:
|
编辑: 王章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