枞阳在线

枞阳在线网站 | 枞阳融媒体中心 主办

设为首页

简体 | 手机站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枞阳 >正文

枞阳交通"十一五"发展综述

时间:2011-02-28 08:36:06

  “十一五”时期,我县突出经济路、出口路的建设和改造,全力推进以水泥路为主的农村公路建设,大幅提高路面铺装率和技术等级。县道通行能力有了根本的提升、质的飞跃;形成了外联通畅的主干道路网络和以“村村通”水泥路为主要通道的经济实惠、方便快捷的农村公路网。公路建设和改造总投资15.13亿元,比“十五”净增4.53亿元。北沿江高速完成工程预可报告研究;枞阳至池州长江公路大桥国家发改委批准立项,工可报告正在编制中。

  公路等级提高,密度加大。截止2010年底,全县通车公路总里程达2092公里,比“十五”末净增547公里;公路密度每百平方公里达115公里,比“十五”末净增29.6公里,比安庆市高出17.6公里。全县拥有高速公路30公里,省道161公里,县道339公里,乡村道1562公里,实现了乡乡通油路和村村通水泥路的目标。相继完成了合铜黄高速公路扫尾、铜安公路改造、城北出口路改造、义津至小缸窑公路改造和“村村通”等重点工程建设项目13个,一般工程建设项目435个,硬化建设农村公路378条1600余公里,其中,建成“村村通”水泥路1048.2公里。2006年,我县率先在安庆市开始申报和建设“村村通”水泥路工程,到2010年底,我们争取的建设指标和省补资金、建成的水泥路里程均位居安庆市各县之首。

  港、站建设突飞猛进。根据枞阳县“十一五”长江岸线规划,共建成5000吨级泊位5个、3000吨级泊位1个、1000吨级泊位2个,沿江港口货物年吞吐量达1200万吨;船舶舾装码头1座,万吨级以下船舶建造泊位2个、5000吨级以下船舶建造泊位4个、1000吨级以下船舶建造泊位4个,共完成港口投资6亿元。建成渡改桥24座、标准化渡口20个、乡镇客运站12个。

  运输市场持续健康发展。“十一五”,全县公路运输完成客运量3465万人次,旅客周转量24.4亿人公里,分别比“十五”增长26%和28%;完成货运量2700万吨,货物周转量18.8亿吨公里,分别比“十五”时期增长28.6%和32%。水路运输完成港口吞吐量3680万吨,比“十五”时期增长84%。公路客运通过强强联合,组建了具有三等资质的交通运输有限责任公司,开辟省际客运班线20条,区际16条,区内30条。全县共拥有营运车辆2112台,其中客运车辆803台,15465座位;货运车辆1309台,3353吨位。撤销渡口37道,长江、内河现共有渡口45道,通航里程500余公里,拥有各类运输船舶541艘,24.5095万载重吨、1450客位;长途客运向舒适化、快速化、集团化方向发展;船舶运输向大型化、标准化、专业化方向发展。开通了县城公交和出租车,城市交通运输步入新的发展阶段。

  行业监管能力全面增强。取消6项交通规费,撤销铜潜路枞阳段收费站;落实了燃油税费改革的人员安置、机构调整等改革,顺利实现运输管理职能和工作重心转移,建立了有效的市场进入和退出机制。成立治超站,启动道路货运源头治超,遏制住公路超限超载势头,超限超载治理进入常态化。成立城市公共交通管理办公室,城市公共交通管理工作进入专业化、规范化的轨道。完善县、乡、村、经营业户四级水上交通安全管理体系,长江水上交通安全管理与池州方面建立联防的工作机制,顺利实现水上交通安全连续十年无事故。县道养护实行定员、定额、定标准的公司化养护承包,初步形成制度化、规范化、市场化的县道养护运行机制。(李正虎)

稿件来源: 枞阳在线
编辑: 王章志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律师声明 | 广告服务 | 举报纠错

枞阳在线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皖ICP备0750286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4120200050 皖网宣备090007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3408230200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