枞阳胡琴书是流行于枞阳县境内沿江一带的一种曲艺表演形式。它始于清末,以方言说唱为主,辅以胡琴伴奏,曲调高亢,深受当地群众喜爱。
《刘天宝赴宴》是枞阳胡琴书的市级传承人黄恩松搜集整理并加以重新创作的一个段子,说的是村民刘天宝在赴宴时,因智商不高,出了一些洋相。
据黄老介绍,枞阳胡琴书之所以能够长盛不衰,主要还是因为它的对白全是枞阳土话,一说出来能够马上拉近和听众之间的距离,气氛渲染的十分活泼。
枞阳胡琴书主要说唱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民间故事和历史小说,如《薛仁贵征东》、《罗通扫北》、《找女婿》、《西厢记》等。1976年、1986年,枞阳胡琴书表演曲目《演出之前》、《退礼》先后代表安徽省赴京参加全国曲艺演出。
进入新世纪,胡琴书艺人们为了表达新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成就,纷纷修改了代代相传的旧唱词,对胡琴书进行包装,以清新朴实的语言歌颂新生活中的新气象。
胡琴书传承人黄恩松说,随着表演形式和舞台表演需要,我就把他又发展了一步,不单是单一表演,对伴奏人员扩大了,增加了三弦、扬琴、中胡、木鱼等等,这个场面呢就比原来更大些,看起来舞台画面更精彩些。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群众对精神文明的需求,枞阳县相关部门也加大了枞阳胡琴书的传承何保护力度。(谢正平 刘奇)
稿件来源: 枞阳在线
|
编辑: 王章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