枞阳报社总编 王长学
在中国,就影响力而言,央视可以说是无人可以与之比肩的传统媒体,其专题栏目《新闻调查》更是堪称深度报道类新闻的翘楚,其影响力自然是不言而喻的。而就在4月30日晚,央视《新闻调查》用了45分钟,以《从上海到枞阳》为题,深度剖析了当下中国的产业转移现象。
上海与枞阳,不属于同一个级别,而且差距很大。央视报道中竟然把它们并列,当然看到了它们间的紧密联系。解说词是这样写的:“这里是安徽省中南部的枞阳县距离上海大约500多公里,随着长三角地区产业转移的浪潮,这里和上海正发生着不同于以往的联系。”“即便是在枞阳这个劳动力输出大县,企业招工也需要花费一番心思。2010年1月,国务院正式批复《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小小的枞阳县也成为承接长三角实施产业转移的城市之一,未来将有更多的沿海地区的工厂迁入这里。”“在这场产业转移的浪潮中,无论是老板,还是工人或者地方政府,他们都在努力抓住自己的机遇,获得更多的财富。对于章新利这一代工人来说,他们有了比父辈更多的选择和自由,对于地方政府来说,他们有了加快工业化城市化的可能和条件。”在字里行间,央视初衷也许是想探讨上海等沿海发达地区“用工荒”这个难题,并希望找到破解的答案。但我们可以这样认为,该报道用了大量的时间在观众传播着这么一个信息:产业转移的浪潮正溯江而上,寻求每一片适合自己的土地。而坐拥区位优势、资源优势、产业优势和人力资源优势的枞阳这片土地自然不能置身其外,它肯定是产业承接的最佳落脚点之一。“刘易斯拐点”理论认为,在工业化过程中,随着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逐步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逐渐减少,最终枯竭。“刘易斯拐点”当然是一个挑战,但对枞阳来说,与其说是一个严峻的挑战,不如说是一个难得的机遇。因为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枞阳仍然是一个人力资源比较富裕的县份,只要科学合理规划,调整产业结构,枞阳“争先安庆、崛起皖江,争创科学发展先进县”的目标就一定能实现。
央视《新闻调查》是枞阳的一个契机,迎接产业转移的浪潮,媒体要做的就是要进一步推波助澜。因为媒体不仅是信息的传播者,更要做发展的参与者,在传播中体现价值,在参与中体现社会责任感。
稿件来源: 枞阳在线——枞阳新闻周刊
|
编辑: 王章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