枞阳在线

枞阳在线网站 | 枞阳融媒体中心 主办

设为首页

简体 | 手机站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枞阳 >正文

张炳应:"抢滩"产业转移

时间:2011-05-08 06:53:39

   县发改委主任 张炳应

  去年省委《决策》杂志社到枞阳采访时,认为我县是“承接产业转移的黄金区域”,拥有优质的岸线资源、承东启西的陆桥通道,近年来,随着“工业强县”战略的不断深入,目前已形成“主导产业清晰、产业集聚度高”的产业现状。应该说,“十二五”是产业转移的“十二五”,是实现省政府“一年打基础、三年见成效、五年大发展”的黄金时期。近日,央视播出的《从上海到枞阳》专题片,纪录的是“用工荒”,折射的是产业转移,给我县的产业转移工作启示较多。

  产业转移是“十一五”收官之年关键词。我县是皖江城市带59个县份之一,被赋予了“铜池枞产业组团”响当当的招牌、沉甸甸的责任,成为未来几年枞阳县递给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一张靓丽名片。今年三干会上,县委汪书记就指出2010年“举全县之力推进示范区建设”,实现招商引资额81亿元,千仞岗、五洲电缆等一批投资过亿的项目落户枞阳,可以说基本上实现了“一年打基础”的工作目标。

  承接平台是“十二五”工作着重点。随着此次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等沿海地区要素成本持续上升,传统产业的发展优势在减弱,产业转移成为世界经济的趋势。枞阳如何抓住这次产业转移的契机?我认为关键点是狠抓承接平台。何县长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随着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全面建设,未来我县将呈现枞阳经济开发区、枞阳横埠经济开发区、产业转移集中区、池枞长江大桥桥北经济区等多个园区竞相开发的格局。县开发区扩园工程已全面展开,横埠开发区升级也已通过省专家评审;老洲集中区已与国骅集团签订合作框架协议。随着池枞大桥等一些重大项目的开工,县发改委将积极谋划桥北经济区、新兴产业园区等承接平台的总体规划工作。

  打好“产业招商”这张牌。年初,县委、县政府出台《关于进一步鼓励外来投资的若干规定》,对转移的产业给予较高的政策优惠:土地方面,实行多层标准化厂房建设补助;财政方面,亩均年生产性税收超过3万元的工业企业,土地使用税、房产税减半征收等;同时规定固定资产投资亿元且年生产性税收达1000万元人民币和固定资产投资1000万美元以上的重大项目或科技含量高、预期效益好的项目可以按照一事一议方式商定更优惠的政策。优惠的政策是承接的一个砝码,而集聚度高、链条较完整的产业集群对于转移的企业也是一个最重的砝码。目前,我县的纺织服装、汽车零部件及机械制造、农副产品加工、造船四大主导产业集群已见轮廓,因此,把我们已成气候的四大产业集群做大,把自身的投资环境做优是抓承接、促招商的关键一环。

  做好“提升式承接”这篇大文章。上什么样的项目?招哪些商?目前,我县的一些产业一定程度还处于低层面的高水平,那么,我们所承接的产业能带动集群向高层面迈进是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去年引进的皖江铸业兼并了以前的鑫茂铸业,靠的就是生产能力提高、技术改造升级;2008年引进的金誉铝箔最近提出“十二五”争取上市的提升式目标,都是要素成本上升后必须要在某些方面转型或升级,也只有这样,才会促成我县制造业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层面。

稿件来源: 枞阳在线——枞阳新闻周刊
编辑: 王章志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律师声明 | 广告服务 | 举报纠错

枞阳在线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皖ICP备0750286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4120200050 皖网宣备090007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3408230200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