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委宣传部副部长 黄学艺
4月30日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名牌栏目《新闻调查》播出了央视新闻评论部摄制的《从上海到枞阳》,在全县上下以及更广大的范围,立即引导热烈的反响、议论,乃至震撼。本人一遍又一遍地从网上调看了这部央视记者的深度报道,每一次都有新的感动新的收获。笔者认为,央视记者站在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高度,在当下中国承接产业转移的大背景下,客观全面地再现了工业化城镇化蓄势待发的“枞阳现象”。透过央视镜头下的“枞阳现象”,给我们的启发很多。
启示之一,枞阳加速崛起的机遇前所未有。用央视的话说,在全国范围内,经过慎重选择,把承接产业转移这一选题落在“小小的枞阳县”,而且是与中国经济的“巨无霸”上海紧紧联系在一起,本身就说明了枞阳的外界关注度,说明了在黄金区位、发展基础、投资环境、人力资源方面,在后经济危机时代,在沿海产业向内地转移的汹涌大潮中,枞阳承接产业转移的优势、竞争力,在当下中国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和典型性,其承接外地企业大举入迁的机遇前所未有。事实上,央视在这个长达45分钟的大片中,用自己独特的视角,通过采访展示数十位枞阳县乡干部、企业老总、一线员工,普通百姓务实、勤劳、智慧、精干的精神面貌,通过展示这里长江之滨山水宜人的美丽县城、管理井然的现代企业、美丽富庶的乡村民居和风光,以及举全县之力承接产业转移强劲势头等,诠释了这一理念,把中国乃至世界的眼光引向这片神奇的土地。我们要充分认识这一优势,增强信心,乘势而上,在承接中积极作为。
启示之二,枞阳做足农民工文章大有作为。有人认为,中国的劳动力资源正面临“刘易斯拐点”,在此背景下,作为劳务大县枞阳,既出现民工回归现象,也有许多企业出现了招工难。因此我们不能盲目乐观,必须增强忧患意识,超前谋划,加强引导,为枞阳产业承接和结构调整提供人力支撑。枞阳的农民工基本可分为传统的农民工和新生代农民工。传统的农民工,如电视片中的章同生和小丽等,他们大多以赚钱为目的,依靠传统技术和体力劳动,家庭负担过重,上有老,下有小,在外闯荡多年。随着纺织、服装及制造业等低端产业向内地转移,这部分农民工是争取回归就业的主要对象。而新生代农民工,他们比上辈就有了更多的选择。他们有的刚出校门,有文化,年纪小,向往着外面的世界多精彩,则更多的选择外出。如金社乡的章新利,就已不满足于当一般的普通操作工,而是选择在外面的大企业学习过硬的全面的技术,学习管理,最终的目的是增强实力、自己创业。他们经过先进地区的文明熏陶,也大多是我们争取回归的主要对象。事实上,产业转移是个动态的过程,吸引农民工回归也是动态的,我们必须坚持两手抓。一手抓回归,各级政府积极引导,让更多外出农民工回归,或把本地一直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工,引导到转移来的企业就业,乃至自己创业;另一手就是加强培训,政府、企业、职教学校联手,超前建设好自己的培训基地,为已转移和即将转移的企业,培训更多适合企业发展需要的现代工人,并不断进行技术更新,从而长久留在本地就业。
启示之三,枞阳承接产业转移任重道远。产业转移的大潮势不可挡,枞阳承接优势日益凸显,承接势头广泛看好。但从央视这一报道中,有三点需要引起重视。一是用足用活农民工的优势。企业的转移,除了看用工等因素,还要看市场、做品牌,不断做强做大。二是更多地从产业链条的分布来积极承接,既要以低端的制造业为主,最大化地争取投资,对上游企业也不能放弃,积极争取一些有条件有积极性的研发、设计、创意、时尚产业、服务业来枞投资,乃至把公司总部搬到枞阳,设立各具特色的产业园区,从而在产业转移中发挥龙头带动作用,提高枞阳产业转移的档次、后劲。这些都需要广大的招商人员在吃尽千辛万苦的同时,更新观念,创新思维,讲究策略,变招商为选商,变具体企业招商为产业链招商,提高招商实效。三是对已转移来的企业,特别是对近年来大批涌入的服装加工、电子组装类小企业,各级政府要针对其规模小,散乱分布,管理不规范的实际,加速建设各类产业园区,在留住企业的同时,引导其扩大投资,向园区集中,形成产业集群。
启示之四,枞阳扩大对外宣传潜力无限。从央视此次采访的枞阳干部看,充分展示了枞阳干部应对媒体的能力,显示了枞阳干部精神风貌,这是枞阳最优的投资环境,最佳的吸引力和竞争力。多年来,在对外宣传的过程中,在协调正面宣传时,一些领导不愿接受采访;在协调负面宣传时,相关领导更是避而远之。但随着承接产业转移的深入推进,枞阳从县委领导到部门领导、乡镇领导,企业老总,对媒体采访更加重视,更加积极应对,更加从容自如。此次央视采访,各级领导有求必应,珍惜难得机遇,充分展示自己,展示企业,展示枞阳。如县招商局局长李田华,在接受央视主持人访谈时,思维清晰,见解独特,务实开放;钱桥镇党委书记田礼文真诚服务,要求镇村干部“一个一个给我找”的气概;还有天瑞实业的老总殷芳龙、黄经理,创新管理理念、与时俱进的招工方式。通过央视的镜头,这一切充分展示了枞阳各界充分利用媒体、尊重媒体,让枞阳承接产业转移的优势最大程度地放大。一次《新闻调查》,可能胜过无数个大兵团外出考察,胜过无数招商推介会。就此来说,枞阳对外宣传,既有潜力,更有无限风光。事实上今年以来,《人民日报》、央视《新闻调查》、央视30分钟的《地理中国》频频光顾枞阳,就是最好的印证。
稿件来源: 枞阳在线——枞阳新闻周刊
|
编辑: 王章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