枞阳在线

枞阳在线网站 | 枞阳融媒体中心 主办

设为首页

简体 | 手机站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枞阳 >正文

枞阳:城市建设大提速大提升

五年间,县城建设投入资金达30亿元,是“十五”期间的4倍

时间:2011-05-24 07:55:25

  枞阳在线消息“十一五”期间,是我县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重大进展的时期,更是我县城市建设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重要时期。五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县以规划为“龙头”,以重点工程建设为抓手,以改善人居环境为着力点,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城乡建设工作持续快速发展,城乡面貌显著改变。五年间,县城建设投入资金达30亿元,是“十五”期间的4倍,2010年底,县城建城区面积达12.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达11.8万人,比“十五”末分别增加6平方公里、4万人。2010年度,全县城镇化率达36.8%,年均递增2个百分点。

  按照“东进北扩,扇形发展”的建设方向,不断加强县城基础设施建设,“十一五”规划期以来,以银塘新区为重点,新区建设全面推进。相继建成金山西路、渡江北路、银塘路、东湖路、连城路、旗山路,形成新区“田”字型道路骨架。建成了银塘东路、浮山路、城北出口路工程,县城滨江新区主干道工程正在加紧建设之中,新区内连外通的道路框架基本形成。新区给水、排水、绿化、灯饰及电力、电信等工程已初步完成配套。至“十一五”末,新建城市主干道路35公里,新建供水管网长度30公里,实施了大口井迁建工程、自来水扩容工程和新区加压泵站工程。新建排水管网长度35公里,新增绿地面积2平方公里,新增路灯2400余盏,新建灯饰4900余盏。开展了莲花湖综合治理工程,建成了2万吨/日的污水处理工程,配建主管网26.5公里。

  在新区配套设施方面,“十一五”期间也进行较大投入。文化体育设施建设上,继图书馆建成后,县广播影视中心、体育中心、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完成选址和方案设计;教育设施上,枞阳中学迁建进展迅速,三中扩建、旗山小学扩建完成选址,正在进行方案设计;医疗卫生设施方面,县医院已经投用,中医院主体完工,妇幼保健院正在建设。消防站已建成投入使用多年,气象站主体完工,供水加压泵房正在紧张建设之中,汽车站搬迁已完成选址。同时,县直部门大量入驻,许多单位已在新区选址,即将开始建设。同时,一批成规模、上档次的居住小区全面开工建设。“十一五”期间,房地产综合开发面积达100万平方米以上,是“十五”期间的6倍多。

  老城改造步伐加快。相继改造了县城正大街、二大街、湖滨西路、长江东路、续建了渡江北路、金山东路,正在加紧建设连城西路,从根本上改变了县城道路硬化率不高、破损严重的现状。殡仪馆搬迁工程已经结束,枞川广场、湖滨广场相继建成投入使用。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2010年县委、县政府决定开展“城市建设提升年”活动,谋划安排了10个方面30多项重点工程,总投资达30亿元以上,2010年度投入达10个亿。着力加快城市道路、给排水、老城区便民市政工程等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实施了县城市民公园以及绿化、亮化、美化工程。

  2011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应是枞阳城镇建设大发展之年。今年上半年以来,“城市建设加速年”活动深入开展,县城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城市道路工程方面,正在续建滨江新区主干道、连城西路、银塘东路、湖滨路、金山路改造工程、连城湖大桥至金麒麟大酒店段路基边坡除险加固工程;新建金坛路、综合大市场南侧道路。城市公园项目方面,莲花湖公园工程进展迅速,玉带桥、曲桥等12个主结构工程全面完工,主园路路基完成90%,绿化工程完成30%;旗山公园二期工程大小项目已基本开工兴建,一期主体工程在今年底基本结束,明年上半年完工并对外开放。至2015年底,全县城镇化水平达到45%以上,县城人口达到20万人、建成区面积达到20平方公里。以打造既有现代气息、又具山水特色的滨江城市为目标,把县城建成“功能完善的宜居城市、特色鲜明的旅游城市、生态良好的山水城市”。(何保华王长学)

稿件来源: 枞阳在线——枞阳新闻周刊
编辑: 木子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律师声明 | 广告服务 | 举报纠错

枞阳在线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皖ICP备0750286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4120200050 皖网宣备090007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3408230200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