枞阳在线消息 民生工程关系千家万户,解决的都是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近五年来,枞阳民生工程累计投入12.05亿元,进一步提高了百万人民的幸福指数。2010年枞阳民生工程工作在全市综合考核中位居第一,被省政府授予“2010年民生工程组织实施工作先进县”,被市政府授予“2010年度民生工程组织实施一等奖”。
得到的不仅是奖牌,更是实实在在的民心。一是提高了人民群众幸福指数。我县自2007年开始实施民生工程。到2011年,实施项目已从20项增加到38项。五年累计投入资金将达到19个亿,惠及全县城乡居民90多万人,人均受益2100元。二是促进了社会和谐发展。民生工程投入资金中用于个人补助的约占60%,五年累计发放各种补助11亿元。工程类项目投入约占40%,累计达到8个亿。进一步拉动了投资,扩大了消费,增加了农民收入,改善了农村基础设施,加快了新农村建设和城乡一体化进程。三是提升了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民生工程投入从2007年1.46亿元,增长到2011年7亿元,增长了4.8倍。财政的保障范围由保运转、保发展、保稳定,进一步拓展到保民生领域,推进了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彰显了民生财政、和谐财政的理念。四是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民生工程顺民心、合民意、使老百姓真切感受到了生活的新变化,提升了人民群众幸福指数。2010年县统计局开展的社情民意统计调查显示,群众对民生工程政策知晓度达91%,满意度达93%。实施民生工程对促进社会和谐,提升枞阳形象起到了重要作用。
2011年,枞阳实施民生工程仍然是38项,但与往年相比,这些民生工程呈现出新亮点和新变化。2011年民生工程在去年基础上退出了3项,增加了3项,调整充实了6个项目。与去年相比,今年有三点新变化。一是困难学生获得立体资助,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学费、免费提供教科书,补助寄宿生生活费,按20%比例资助普通高中困难学生,每人每年资助1500元。困难学生在考取大学后,县政府一次性补助入学经费3000元。二是医疗补助更多更快。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标准由人均120元提高到200元,人均增加80元,报销比例比去年平均增长了20%,省内住院基本上实现即时结报,大病救助实行一站式即时结算。三是项目投入向生态环保倾斜。今年在3个乡镇实施农村清洁工程,农村生活垃圾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大力发展沼气建设,促进节能环保。开展家电以旧换新政策补助,扩大内需,促进地方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按照民生工程项目当年计划、当年实施、当年完工的总体要求,县政府去年底提前谋划2011年民生工程工作,各个项目早计划、早安排、早实施。及时进行会议部署,印发了实施方案,层层分解任务,落实到人,积极筹措资金,保证地方配套资金到位。同时,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工作责任;优先保障资金,严格民生工程资金管理;完善政策措施,持续发挥民生工程效益;加大宣传力度,扩大民生工程影响;加强督促检查,务求工作实效。目前各项民生工程进展顺利,实施进度超过了时序进度。个人补助类项目已打卡发放一季度资金,工程类项目完成了项目选址、设计、用地审批等前期准备工作。特别是校舍安全工程计划项目181个,已开工项目81个,完工项目17个,在一季度市教育局进度通报中位居第一。本站记者本站特约记者
稿件来源: 枞阳在线——枞阳新闻周刊
|
编辑: 木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