枞阳在线

枞阳在线网站 | 枞阳融媒体中心 主办

设为首页

简体 | 手机站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枞阳 >正文

黄晔 诗商酒缘

时间:2011-06-20 10:09:27

 

 

  初次听到“诗商”这个词时,内心有些疑惑,因为“诗”和“商”完全不像是能凑在一起的两个字。它们一个是感性,一个是理性;一个向往自由,一个讲究规则。如果有人能够同时驾驭这两者,那么,在他身上必然蕴藏着某种力量。所以,在对安徽缘酒集团董事长黄晔采访之初,记者的确带着一股好奇,想弄明白究竟是什么力量让黄晔被众人称作诗商,而诗商与缘酒之间又会擦出什么火花?

商与诗
  
  见到黄晔,是在缘酒集团6月8日举办的“中国缘文化网暨中国缘文化论坛”启动仪式上。原以为这是初次接触,然而在采访过程中,黄晔却说起了一段往事:在缘酒还处于最初的起步阶段时,《华夏酒报》曾经对缘酒进行过一些相关报道。这些报道对一个“年幼”的企业来说是一种支持,对此,缘酒抱着一种感恩的心态。
     
  在讲述的过程中,黄晔眼神里的真诚透露出他作为诗人感性的一面。《叶子》是他出版的第一本诗集,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诗歌月刊》杂志社主编王明韵在读完这本诗集后说:“他(黄晔)不仅能让一座座高楼大厦拔地而起,还能在开启的窗户里接纳并容留着熟悉或陌生的事物,在拥挤不堪的世俗中给自己的心灵腾挪出一块诗意的绿地。在这种意义上说,他是一个内在自由,内心快乐的人。”
     
  著名的国学大师梁漱溟曾说过,“人类首先要解决人与物之间的问题,接下来要解决人与人之间的问题,最后一定要解决人与自己内心之间的问题”。作为一名商人,黄晔在商场上整天面临和需要解决的几乎都是人与物以及人与人之间的问题,或许他该庆幸,诗歌为他开启了一扇与自己内心对话的窗口,让他有机会成为一个“内在自由,内心快乐的人”。
     
  2010年岁末,黄晔出版了他的第二本诗集《诗歌的远行》。从“渴望枝繁叶茂”到“在诗歌中远行”,20多年的时光荏苒让黄晔笔下的诗句更加成熟。在《诗歌的远行》这本诗集里,以写“荷”与“缘”的诗篇为最多,字里行间写出了黄晔对现实人生的思考,和对真挚情感的呼唤。“荷”,出淤泥而不染,由此或许可以感知黄晔对于在商业纷争中保留一处内心净地的意愿。
     
  黄晔在他的短诗作品《商人和诗人》中说,“作诗的人从了商/做人真的有他不一样的地方”。从“诗人”到“诗商”,一字之差,却完全是另一个世界,因为商业与诗歌完全不同,这是被称作战场的地方。
     
  如今人们的目光都聚焦在黄晔身上,是因为他成功了,而在此之前他究竟经历过怎样的蜕变,是外人无法切身感知的。从创办一个路边小书店开始,到闯进白酒销售与贸易行业,进军房地产,出任安徽海神黄酒集团董事长,再到创办安徽缘酒集团,这一路走来,其中的甘苦也只有他自己最清楚。
     
  幸好还有诗歌,“喂养白天/我需要物质/我要像饿狼般寻找/我要快步行走//喂养夜晚/需要一种心情/需要一种精神/需要一种心灵的回归/面对诗歌/面对自己的亲人”,在这首《我喜欢宁静的黑夜》里,记者仿佛有些读懂了“诗商”背后的那股神奇力量——对理想的热爱有多深厚,那么面对现实的勇气就有多强大。

诗与酒
     
  诗人从商,可说是偶然,而当诗和商的结合点落到了缘酒的身上,似乎又成了偶然中的必然。自古以来,诗与酒就是互为增色的一对挚友,而今在黄晔这里尤为如此。
     
  一方面,做酒离不开做文化,而文学与文化本身就密不可分;另一方面,酒的文化底蕴极其深厚,如果不去分别和筛选出适合自身的文化,很容易在文化海洋中迷失,而作诗讲究语言凝练、意近旨远,所以一般来说,诗人的眼光总是敏锐的,看问题往往一针见血。由此看来,作诗与做酒之间还真有着某种偶然却又必然的联系。
     
  在6月8日缘酒集团举办的这次活动上,记者看到缘酒现场发放的资料袋文章来源华夏酒报里放着一本《品牌缘酒》、一份《缘酒文化》报和一本《安徽文学》。其中,《品牌缘酒》的代序是黄晔的一篇《关于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思考》,里面有这么一段话,“树无根不活,企业文化无根不立。任何一种文化模式都不可能是凭空产生的,企业文化也不例外。世界上大凡有生命力的管理思想,都是根植于本土文化之上的。”
     
  缘酒文化的根在哪里?
  
  “缘酒企业落户于枞阳,那么素有‘诗人之窟、文章之府、气节之乡’美誉的枞阳文化也正是缘酒文化生根的土壤。”枞阳位于皖江北岸,是清代“桐城文派”的故乡,世代文风昌盛,具有十分深厚的文化底蕴。在缘酒的文化建设中,可以很清晰地追踪到枞阳传统文化的脉络。
     
  诗人的底蕴让黄晔做起酒文化来格外得心应手。打造徽派建筑厂房、出版《缘酒文化》报、创制企业歌曲、举办网络文学大赛、举办书画展、举办网络诗歌大赛等,正如诗歌需要主题,这一系列活动都以文化为中心。或许是得益于文化的力量,安徽缘酒集团这个成立仅五年的酒厂硬是打破了“西不入川,东不入皖”的咒语,市场网络覆盖安徽、江苏两省,在全国地级市设立经销商达400多家,2010年实现销售收入近一亿元,成为徽酒二线品牌的强力新军。
     
  当有记者问黄晔对缘酒集团2011年的销售预期时,他没有喊出一个多少亿的口号,因为“做企业不是讲概念,利润比销售目标更重要。”这种务实的态度,或许与诗歌中所要求的严谨不无关系。

酒与缘
     
  谈缘酒,不能不谈“缘”。
     
  为什么要以“缘”字作为品牌?黄晔说,这是偶然的必然。“‘缘’这个品牌的注册时间是1996年,转给我时是2006年,”当在发现“缘”这个品牌时,黄晔有种如获至宝的感觉,“‘缘’字是点击率比较高的一个汉字,因此是个很好的白酒品牌,可为什么别人没有发现而是被我发现?”或许这正如黄晔所说,冥冥中自有天意。
     
  “所有的遇见都是缘,我遇见了‘缘’也是缘。上天赐给我一个‘缘’,如果做不好都对不起‘缘’这个品牌。”
  
  说到这里,黄晔眼神里的真诚再一次感染了记者。即便是天意,天意也只会垂青有心的人,将缘酒交由如此惜缘的人来做,再合适不过。
     
  缘酒,也是酒缘。
  
  翻开缘酒集团出版的《品牌缘酒》这本书,几乎每一篇都是缘酒与各界人士结缘的写照,一路看下来,就读懂了缘酒这五年来的成长历程。
     
  6月8日,“中国缘文化网暨中国缘文化论坛”在安徽合肥启动,这是一个以发掘、弘扬缘文化、传播传统文化为主要内容的文化性论坛,涉及文学、书画、摄影、收藏等,简单说来,这是一个“结缘”的平台。
  
  当黄晔与安徽省个体民营企业协会会长徐瑞成、安徽省酒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李文汉、安徽省作协常务副会长许辉、《安徽文学》杂志社总编倪和平、经天文化传播公司董事长江文波、智邦达营销管理咨询公司董事长张健等嘉宾共同开启水晶球的那一瞬间,在他脸上似乎露出了欣慰的笑容,或许,他对“缘”又有了新的感悟。
     
  接下来,黄晔还准备成立中国缘文化研讨会,建设中国缘文化园,依托酿酒、房地产及文化产业,打造中国最大的缘文化产业基地。
  
  “‘十二五’规划期间,缘酒有两个目标:一是打造中国最大的缘文化基地,二是为未来成为全国性品牌打下一个基础。”在过去的五年里,缘酒从无到有,慢慢成长起来,如今,新的五年又已启程。


【中国酒业新闻网】本文网址:http://www.cnwinenews.com/html/201106/20/20110620094018113813.htm

稿件来源: 华夏酒报
编辑: 木子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律师声明 | 广告服务 | 举报纠错

枞阳在线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皖ICP备0750286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4120200050 皖网宣备090007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3408230200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