枞阳在线

枞阳在线网站 | 枞阳融媒体中心 主办

设为首页

简体 | 手机站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枞阳 >正文

县服装协会党支部:服装企业的领头雁

——记县服装协会党支部

时间:2011-07-04 08:10:01

  一周内,完成了从引进到落户的诸多繁琐工作,男装知名品牌——庄爵服饰在汤沟镇先进村落户之快速,刷新了许多项记录。知情的人们都知道,为这家服装企业牵线搭台的正是我县第一家新社会组织——县服装协会支部。在协会支部的坚强组织领导下,我县服装行业雨后春笋般加速发展,东部沿海纺织产业千帆竞放抢滩枞阳,枞阳纺织服装产业规模不断壮大。如今,在枞阳,服装行业已成为全县企业集聚度最大、产业集群度最高的主导产业之一,并初步形成了以开发区为中心的大型企业,以义津为中心的中等规模企业,以横埠、汤沟、老洲、项铺等为中心小规模企业的格局。据统计,截至今年初,全县服装企业已达400家,其中年产值300万元以上的企业150家,行业年产值达10亿元,从业人数2万多人。服装行业的迅猛发展势头,很快惊动了央视,4月30日,新闻调查栏目报道了《从上海到枞阳》专题,主要是阐述了纺织服装行业内迁的过程。

  支部应时而生

  为促进服装工业健康发展,县委、县政府通过引导服装企业组建行业协会平台,壮大服装产业,发挥服装行业优势,推动枞阳经济增长,使枞阳服装板块做强做大。同时,金融危机对我县经济的冲击从表面看体现在对经济发展速度的影响,但实质上是对经济发展方式的冲击。新形势下要保持服装行业持续健康发展,必须尽快实现从数量型增长向质量效益型增长。服装行业,要打的不仅是品牌战、价格战、渠道战,还有资本战,因此,整合与被整合不可避免地要成为必然。2008年12月,枞阳县服装协会孕育而生,为了发挥党组织对协会的领导作用,2009年初协会成立了党支部,她是我县第一家新社会组织。支部将协会定位于一个非营利性的全县服装企业民间群团组织,主要从事对全县服装企业进行协调、员工培训、行规的制订与监督和维护会员企业权益等业务。通过整理整合各方面相关信息、资源,有效地进行业内外、国内外的行业信息沟通、服务和合作,打造服装行业信息沟通平台;通过集合优势资源,对不同企业分类进行深入的专业化服务,有序务实地解决行业共性问题;通过协调功能,进行企业间、上下游行业间、产业集聚地间的服务协调工作,为产业链条间和不同产业区域间的行业协作切实起到联系桥梁作用、协调沟通作用和优化配置作用。

  与村结对共建

  支部成立之初,组织上安排服装协会支部帮扶陈瑶湖镇水圩村。2009年,协会支部为该村争取到20万元发展资金,用于该村建设安全饮用水工程,解决了500多户饮水问题。还为水圩针织厂技改争取10万元,将手工机械生产方式升级为计算机操作生产模式,大大提高企业生产率,同时组织该企业职工到江苏进行集中技术培训。今年初,县服装协会党支部组织一批羽绒服、大米和现金,专程送到结对共建村——水圩村,分发给26户贫困家庭,并向该村捐送爱心扶困资金2000元,帮助解决部分公益设施项目资金。两个支部全体支委还齐聚一起,共商结对共建事宜,共谋发展大计。陈瑶湖镇水圩村团结组65岁的五保老人谢桂林,连声感谢前来看望慰问他的县服装协会党支部。

  协会支部一班人似乎有使不完的干劲,用不完的激情。在组织安排其帮扶水圩村以后,还主动请缨,去年5月份,协会支部主动向组织上提出要求与汤沟镇先进村结对共建。这一要求迅速得到组织上的批准,紧接着协会支部就与先进村两委召开联席会议,部署落实争先创优活动,双方几十名党员分成八个小组,分别对该村32个特困户进行一对一帮扶。去年汛期,协会支部购买了方便面、矿泉水、蚊香等物品,对村里参加防汛的一线群众进行慰问。11月份,协会支部协助有关部门为该村引进庄爵服饰公司,协会支部领导坐镇该村协调,仅用一周时间,就与有关部门一起协调行征地20亩,促使该项目顺利落户。目前一期工程已有160多人进行满负荷生产,年产值5000万元以上。去年底,两个支部自筹资金2万元,慰问困难群众。此举嬴得了广大群众的高度好评。

  企业的引路人

  成立之初,支部一班人经过认真梳理,找到了当时服装企业存在的共性问题:劳动力水平低,工艺粗放,管理落后,很多企业没有稳定的客户资源和订单来源,生产处于断断续续的状态,难以吸引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就业。在此情况下,县服装协会支部组织会员企业深入长三角、珠三角地区,主动与当地服装协会联系,谈业务,找订单,形成优势互补。先后在常熟、常州、深圳等地找到很多合作伙伴。通过与富士康集团合作,当年枞阳多家服装企业为其完成了20万套的订单任务,占富士康当年总订单任务的三分之一。

  支部一班人没有小胜即喜的思想,通过考察外地成功的经验,认为只有服装企业抱团发展,才会有稳定的盈利能力,才能真正进入国内国际大视野。于是深入企业,积极动员一些服装小企业,从家庭小作坊走出来,进园发展,做大做强。同时积极配合县直有关部门和乡镇,抓招商引资,抓大项目落户。先后引进了千仞岗服饰、安康服饰、奥美制衣和伯克顿制衣等一批国内有一定影响力的品牌企业。通过这些企业的引领与带动,全县服装企业进入发展的快车道。目前,全县拥有服装企业400余家,这些企业大部分进入园区发展。与金融危机前相比,服装行业总值与创利税总值均翻了三番。

  协会主动帮助会员单位开展维权活动,调解多起合同纠纷,挽回企业经济损失近百万元。为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题,与县邮政储蓄银行建立协作关系,为会员单位融资300百多万元,企业资金链得到了及时衔接。2009年下半年,协会支部组织部分服装企业老总到发达地区参观学习,提高他们以人为本的意识。考察归来后,协会支部积极推动企业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这些企业对员工上班时间进行了调整,规定晚上不加班,每周日休息,每月休4天,产假、婚假期间均按劳动法规定享受相关福利待遇,融洽了劳资关系。2008至2010年,企业员工工资平均每年以40%的幅度上涨。

  进入“十二五”开局之年,随着我县示范区建设和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推进,枞阳服装行业更是进入了大有可为的黄金发展期。协会支部乘势进行,大胆提出目标到“十二五”末的发展目:枞阳服装行业年产值千万元以上的规模企业达200家,其中拥有自主品牌的企业不少于20家,产值亿元以上的大型企业5家,行业年生产总值达40亿元,税收3亿元,从业人数达5万人,真正实现服装产业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由服装大县向服装强县转变。本站记者

稿件来源: 枞阳在线——枞阳新闻周刊
编辑: 木子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律师声明 | 广告服务 | 举报纠错

枞阳在线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皖ICP备0750286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4120200050 皖网宣备090007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3408230200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