枞阳在线

枞阳在线网站 | 枞阳融媒体中心 主办

设为首页

简体 | 手机站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枞阳 >正文

群骡听着山歌忙“打工”

时间:2011-07-12 21:58:51
群骡听着山歌忙“打工”
 
群骡听着山歌忙“打工”
 
群骡听着山歌忙“打工”
 
群骡听着山歌忙“打工”
 

 

  电视剧《茶马古道》里马帮跑运输时的情景,曾经给人们留下了美好的记忆。在枞阳县陡峭的旗山上,活动着一支来自大西南的骡队。在这里,7个人和25匹骡子搭建了一条从山下到山顶的运输通道,也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

  骡队向山顶进发,这种景观眼下难得一见。

  骡队扎营半山腰

  1

  7月9日,晨曦透过木板房的缝隙照射到卢毅的脸上,他揉了揉眼,见手机屏上显示已是5点多钟便起身穿衣,给拴在山坡上的25匹骡子喂草料。

  30岁的卢毅老家在广西,两个多月前率领由25匹骡子和7名工人组成的骡队来到枞阳旗山。目前,当地加大了对旗山旅游的开发力度,山上有大量土木工程要做,因为山路陡峭,建筑材料运输成为施工难题。

  “旗山最高峰海拔136米,汽车没办法上山,人工往上抬工作量太大,用骡子运输是最佳选择。”卢毅的骡队驻扎在半山腰,驻地只有一间临时搭建的木板房。卢毅说,6年前他与两个兄弟筹集了10万多块钱买了这些骡子,现在全国各地哪儿有活就到哪儿干。

  由于长年在外,卢毅把妻子陈凤玲和4岁的儿子也带着。陈凤玲是骡队中惟一的女性,负责骡队的伙食,有时也给骡队做帮工。

  带好头骡好干活

  2

  骡子的蹄掌容易磨坏,需要及时更换。

  吃过早饭,卢毅牵着头骡下山。说起来很奇怪,就像头骡下了命令一样,其他的骡子都跟在后面,排起了长队向山下走去。

  山下的公路边堆满了铸铁管,运上山全靠骡子。“每根管子有90斤重,每匹骡子一趟至少驮4根,从山脚到山顶每跑一趟需要1个多小时。天不热时,每天驮6趟,现在天气热了,每天最多驮4趟。”卢毅说。

  说话间,卢毅和一名帮工把4根铸铁管抬起来,然后放在骡身两侧再捆起来。等所有的骡子都驮上铸铁管后,卢毅带着头骡走在前面,后面的骡子排着队往山顶进发。骡子也比较通人性,上山途中有时大伙会唱支山歌,骡子就显得特别有干劲。

  临近中午,两趟活干完,骡队回驻地休息。卢毅开始和大家一起检查骡子的蹄掌,蹄掌磨坏了就重新换一只。“你要对它好,它才能帮你挣钱,特别要照顾好头骡。”卢毅说。骡子除了吃青草,平时还要喂一些麦皮、玉米以增加营养,否则骡子干活没力气。

  骡子就是好伙伴

  3

  卢毅才4岁的儿子已经会给骡子喂草。

  骡子是马和驴交配产下的后代,有雌雄之分,一般没有生育能力,兼有马的奔跑能力和驴的负重能力,是一种省吃能干的役畜。天气炎热,骡子往山顶运建材其实也不容易。由于山路陡峭,布满了小石子,负重疾走的骡子很容易摔倒。

  “摔死了的也有,但很少,一般都是轻伤。”卢毅说,每当骡子摔伤了,他都会很心疼,因为骡子不仅能帮他挣钱,更是他的好伙伴、好战友。骡子摔伤了,要买药给它治疗,还要让它休息一个星期左右。

  外面的活忙完后,卢毅走进木板房里搂着儿子一起看电视,陈凤玲也趁着做饭的空闲时间进来休息一会儿。此时,一家三口聚在一起看电视,就是他们最幸福的时刻。

  据了解,旗山公园一期工程预计要一年以后完工,骡队的工作也将持续到那一天。对于风景秀丽的旗山来说,骡队是一道独特的风景。

  本报记者 蒋六乔 叶素健 张安浩 摄影报道

  一家三口一起看电视就是幸福时刻。

稿件来源: 新安传媒网
编辑: 木子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律师声明 | 广告服务 | 举报纠错

枞阳在线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皖ICP备0750286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4120200050 皖网宣备090007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3408230200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