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铺镇白石村村民陶朝瑞家种植的两亩田稻谷明显减产,有可能是种子质量问题造成的,请你们赶快派人去现场调查情况!”7月21日上午10点,枞阳县工商局项铺工商所接到上级12315紧急指令。
该所执法人员与投诉人陶朝瑞取得联系后,立即赶往他家稻田。执法人员发现,陶朝瑞家稻田里的稻子明显发育不良,秸秆高低不一,抽穗时间不一,与其他同期播种的稻子差别很大。执法人员当场在田间拍摄了照片,并制作了现场笔录。随后,执法人员赶到销售此种子经销商家,仔细查阅了种子经营档案,收集了相关证据。
当日下午,执法人员将双方当事人召集到办公室开始第一轮调解。调解时,双方情绪激烈,各执己见,相持不下:受害方坚持认为导致减产的原因是种子质量问题,而经营者认为是陶朝瑞播种节点和清除杂草没掌握好。执法人员根据周边农民大量购买同样种子种植未减产的事实,初步认为种子质量存在问题的可能性不大。为此,投诉人不服,认为工商部门偏袒经营者。第一次调解无果。
此后,执法人员一边请相关部门对留样备存的种子作技术鉴定,另一方面继续召集双方当事人调解。经过两轮调解和说服教育工作,受害方同意接受一定程度的经济补偿,要求经营者每亩赔偿损失500元,遭到了经营者的拒绝。随后几天,执法人员又进过三轮电话或现场调解,受害方提出按每亩375元赔偿损失,再次遭到经营者拒绝。
前六轮调解,尽管执法人员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口舌,但毫无结果。然而,执法人员仍不抱怨、不气馁,又经过三轮调解,7月26日,双方终于达成一致意见:尽管经检测种子质量无问题,但考虑到农户陶朝瑞稻谷减产的事实,经营者自愿给消费者每亩285元的人道主义补偿。
“我原以为12315投诉只是作假,没想到政府部门对农民是真心的,是客观公正的……”当60多岁的老农民陶朝瑞从执法人员手中接570元补偿款后情不自禁地说。章洋吴捍卫
稿件来源: 枞阳在线
|
编辑: 木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