枞阳在线

枞阳在线网站 | 枞阳融媒体中心 主办

设为首页

简体 | 手机站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枞阳 >正文

做好群众工作是公安工作的法宝

县公安局党组书记、局长 曹金海

时间:2011-08-30 08:00:05

  当前,我国全面进入社会转型、经济转轨时期,城市化、工业化和产业化进程大幅提速,由此引发的各类社会矛盾进一步凸显并加剧。面临着新形势,新任务,如何更好地化解各类社会矛盾,切实维护社会稳定是摆在我们公安机关面前的当务之急,而做好群众工作就是谋求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环节,这不仅需要我们公安民警有强烈的责任心和事业心,更要求我们要有一定的群众工作能力和智慧。就如何做好新形势下公安机关群众工作,笔者结合公安工作实际,浅谈几点认识与思考。做好群众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切来自群众,一切为了群众是我们党和政府长期以来一直追求的目标。公安机关是党和政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不可或缺的职能部门,更是加强群众工作的重要主体,能力素质和作风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群众工作的成效,关系到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关系到党和政府的形象和威信。因此,做好群众工作意义重大而深远。

  做好群众工作是公安机关宗旨意识的必然要求。公安机关的根本宗旨与党的宗旨是相统一的,都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广大公安民警能不能带着真感情,深入到群众当中,与群众保持一种比较良好的互动关系,发自内心地体会群众的疾苦,真心实意地帮助群众解决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创建公平、正义的社会,是我们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关键所在。事实上我们全部公安工作,都与人民群众利益相关。如:侦察破案、治安管理和防范、办理各种证照等都是落实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其最终目的是维护社会稳定,建设和谐社会,让人民群众满意。

  做好群众工作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需要。在今年“七一”建党90周年纪念大会上讲话中,胡锦涛总书记指出:“要高度重视并切实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坚持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依法保障人民群众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项权益。”这就要求我们公安机关和公安民警要积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察民情、解民忧,及时掌握和了解群众新需求,回应群众新期盼,要进一步深化社区和农村警务战略,实施警务前移,创新群众工作方法,切实增强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为巩固基层政权,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做好群众工作是履行公安机关职责的具体体现。公安机关是武装性质的治安行政力量和刑事司法力量,承担着巩固共产党执政地位,维护国家长治久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政治使命和历史责任。依法履行好自己的职责,顺利完成使命,就必须坚持专门工作与群众路线相结合,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坚持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坚持立警为公,执法为民。实践证明,只有坚持做好群众工作才能真实履行公安机关的神圣职责。必须坚持走群众路线

  树立正确的群众观点。群众观点,指的是对待群众的立场和态度。我们党的群众观点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一切为了群众的观点,一切对群众负责的观点。在新形势下,作为一名人民警察,就是要坚持正确的群众观点,真正做到在感情上始终贴近群众,时时刻刻心系群众,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只有在思想上真正树立群众观念、百姓情怀,才能在实际工作中,把群众当亲人,当老师,当朋友,情系群众,敬畏群众,赢得群众真心实意的拥护和支持。“心系群众鱼得水,背离群众树断根”正是警民关系的真实写照。

  坚持走群众路线。专门工作与群众路线相结合,是公安工作的法宝。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是我们党长期以来总结出来的优良传统和优良作风。历史和现实无不证实,公安工作任何时候都不能脱离群众,都要求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只有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我们工作才会有针对性,才能具在旺盛生命力和巨大力量,才会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不论是侦察破案,打击犯罪,还是基础信息采集维护等社会管理创新工作都必须坚持走群众路线。

  创新群众工作方法。群众工作方法是我们做好公安工作的关键。新形势带来新问题、新矛盾,而新问题、新矛盾又来源于我们不同的社会群体,解决问题、处理矛盾的新举措、新办法也只有来源于群众。因此,我们公安机关要进一步创新群众工作方法,要积极主动融入于群众,不仅要扑下身子,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相信群众,依靠群众,而且还要善于组织群众,发动群众,尊重群众,宣传群众。警力有限,民力无限,通过与群众建立感情,增进互信,体察民情,用真情赢民心,做群众的贴心人,群众就会把我们当作朋友,当作亲人,就会配合支持理解公安工作,就会不断推动公安工作可持续发展。

  把增强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作为检验公安工作的根本标准和努力方向。做好公安工作其实质就是做好群众工作,其评判的标准就是群众满意。民意是一把尺子,能准确衡量我们公安工作的好坏优劣。因此,我们公安民警要进一步转变工作态度和工作方法,从群众满意的地方做起,从群众不满意的地方改起,不断提升公安机关的执法公信力。作为县级公安机关,尤其是基层派出所,要积极适应新形势,变“等人等事”的被动式工作为主动深入辖区开展基础工作,实现信息主导警务的主动式、一线式工作模式,真正做到力量往基层使,工作往实里干。积极探索基层一线工作法,责任区(社区)民警要以送身份证上门为切入点,进村入户,深入群众家中,田间地头,进一步与群众交流沟通感情,提高群众见警率和熟悉率,同时,也提高了民警对群众的熟悉率,从而更全面准确地获取公安信息,为公安现实斗争服务,最终实现“发案少、秩序好、社会稳定、群众满意”的公安工作总目标。将公安工作与群众工作结合起来

  将群众工作与维护社会稳定紧密结合起来。公安机关工作既是执法工作,也是群众工作。群众工作做好了,社会必然就会和谐稳定。如果我们漠视群众疾苦,对待人民群众态度生硬,做群众工作时敷衍塞责,久而久之,群众就会对我们失去信任,甚至对政府不满而引发上访案件和群体性事件,结果势必导致社会动荡,影响治安大局稳定。因此,公安机关务必要将群众工作上升到维护社会稳定的战略高度来对待,坚持“群众利益无小事”,从群众最需要解决的小事情办起,从关心群众切身利益的小处做起,侦破小案件、调解小纠纷、消除小隐患、平息小信访、解决小难题,实实在在地帮助群众排难解忧,全力维护社会稳定。

  将群众工作与侦察破案打击犯罪紧密结合起来。公安机关的主业是侦察破案,打击犯罪。事实证明,几乎所有案件的侦破,无不是紧紧依靠群众,紧密联系群众所取得的成功。因为,任何犯罪嫌疑人所犯罪行都是客观存在的行为事实,任何犯罪现场都有着实实在在的蛛丝马迹,任何犯罪事实都不可避免地暴露在社会中或者说暴露在群众中。因此,只要我们具有扎实的群众工作功底,具有过硬的群众工作本领,日积月累、深入持久地为群众办好事、解难事、做实事,具有深厚的群众感情基础,再狡猾的犯罪嫌疑人,最终也逃脱不了群众雪亮的眼睛,也就逃脱不了正义力量的打击。这正是,法网恢恢,疏而不漏。因此,只要我们用心做好群众工作,用情感化人民群众,广泛发动群众,争取群众支持与配合,我们的破案率就肯定会上升,发案率也就自然下降,群众安全感也必然会有所增强。

  将群众工作与治安防控紧密结合起来。治安防范主要是人防、物防和技防。其中物防是基础,人防是核心,技防是关键。再好的技术和设备如果没有人的因素,还是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再好的物防如果离开人的合理使用,也不会起到有价值的作用。群众工作说到底还是人的工作,把人的工作做好了,把群众都发动起来了,调动群众参与治安的积极性和热情,积极推行“治安联户长”、邻里守望、村户联防等防范机制,实现社会治安群防群治,筑起天罗地网,就能预防和减少各类案件和事故的发生,才能真正实现一方的长治久安。

  将群众工作与矛盾纠纷排查调解紧密结合起来。当前,随着利益格局的局部调整,企业改制、征地拆迁等引发的社会问题不断加剧,群体性事件时有发生,各种矛盾纠纷凸现,如果不能及时得到处置和化解,势必影响到社会稳定。政府各部门尤其是政法部门要切实加强矛盾纠纷排查调解工作,公安机关作为职能部门更是责无旁贷,要组织民警通过“六进”,即进村镇,进社区,进农户,进学校,进企业,进场所等活动的开展,广泛接触群众,察民情,知民意,解民忧,助民困,贴近群众,依靠群众,及时找准问题症结,研究解决办法,从维护群众根本利益的角度,积极化解矛盾,解决纷争,尽力将矛盾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之中,真正达到“化干戈为玉帛”。

  将群众工作与“大走访”开门评警、创先争优等活动紧密结合起来。今年以来,全国各级公安机关相继部署开展“大走访”开门评警活动和“百名民警下基层,当好群众贴心人”活动等,都是强调公安民警要深入群众,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和建议,了解掌握群众的反映和诉求,尽心尽力地解决群众所关心的治安热点和难点问题,进一步增进群众感情,密切警民关系,使广大群众理解、支持、配合公安机关的工作,最终实现群众满意的目标。同时,随着新形势的发展,新时期公安机关群众工作越来越复杂,任务越来越艰巨,这就要求公安民警加强学习,增强党性修养,提高政治素质,要始终贯彻执行《人民警察纪律条令》和《五条禁令》,坚决不做损害群众利益和有损公安形象的事,扎实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深化“大走访”开门评警活动,要沉得下去,实实在在地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推动公安工作上台阶。

  将群众工作与“三项重点工作”和“三项建设”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公安工作的着力点和落脚点就是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三项重点工作”和“三项建设”一脉相承,最终都是为了构建社会和谐,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因此,我们要结合本地本部门实际,因地制宜地开展工作,要不断创新社会管理模式,寓管理于服务之中,积极提炼群众工作法,提高群众工作水平。将不断提升群众工作能力作为一个重要教育目标贯穿于全警培训全过程,通过强化学习和持久锻炼,全面提升全警群众工作能力和业务技能。要坚持理性、平和、文明执法理念,进一步规范民警执法行为,切实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以达到政治效果、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三统一。并积极探索建立矛盾纠纷排查化解长效机制,坚持抓早抓小抓苗头,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矛盾纠纷和信访案件的发生,着力构建和谐警民关系。

稿件来源: 枞阳在线——枞阳新闻周刊
编辑: 木子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律师声明 | 广告服务 | 举报纠错

枞阳在线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皖ICP备0750286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4120200050 皖网宣备090007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3408230200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