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5月14日由最高人民法院组织开展的“四个必须、五项制度”巡讲活动的巡讲团队来到了安徽,在安徽省高级人民法院设立主会场,开展了一场生动形象、内容充实的巡讲,安徽省各中级人民法院和基层人民法院设立视频分会场,组织全体干警认真听取巡讲内容。枞阳县人民法院的会议室,全院干警有序出席,会议室内鸦雀无声,大家很是珍惜这样一次学习机会。最高人民法院立案一庭副庭长钱晓晨做会议的开始性发言,从宏观和制度层面阐述“四个必须、五项制度”出台的背景、目的和意义。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民二庭庭长李红星向我们详细讲解了“李红星工作法”,将民事调解经验和技巧娓娓道来。河北省南和县人民法院义务调解员鲍清芳大娘则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讲解了如何从一名上访人转变为法院的义务调解员。重庆市第五中级人民法院退休法官陈绍惠介绍了心理学知识在化解涉诉信访中的运用。辽宁省本溪市中级人民法院立案二庭庭长石延民以数来宝的形式生动讲解了如何抓好诉前调解、落实终结案件移交的经验做法。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立案庭审判长金鸣“金抱抱”讲述了自己如何用真心真情化解一个个涉诉信访积案的感人故事。巡讲方式新颖、内容真实生动,让“四个必须、五项制度”深入人心。
巡讲结束后,枞阳县人民法院会宫人民法庭立即组织召开了一次学习会议,会上强调要深刻认识“四个必须、五项制度”的精髓,不仅要学习巡讲员们处理涉诉信访案件的工作方法和经验,更要在工作当中贯彻落实,并逐步形成自己的工作方式,灵活地处理矛盾纠纷,将涉诉信访案件从源头上予以预防和治理,以维护辖区的安全、稳定、和谐。
一、始终坚持“四个必须、五项制度”,并贯彻落实到工作当中。“四个必须、五项制度”要求对涉诉信访工作从思想上予以重视,从工作上予以慎重,贴近群众、依赖群众,具体表现为必须强化群众观念、必须坚持源头治理、必须建立长效机制、必须工作重心下移,做好涉诉信访工作要建立评估预防制度,建立涉诉信访通报制度,建立约期接谈制度,建立多元化解制度,建立信访案件终结制度。基层是矛盾的多发地和源头地,充分利用基层贴近群众的特点,坚持“四个必须、五项制度”,将涉诉信访案件解决在基层。
二、始终坚持人民群众利益至上。“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是法院工作的主题。作为基层法庭,在审理案件过程中,要注重人民群众的诉求,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听取他们的心声,以法开展工作,以情带动工作,力求在最短的时间解决人民群众的困难,做到案结事了,服判息诉。这是从源头杜绝涉诉信访案件的发生,只有真正打开心结,解开心结,民众才会真正接受法律的裁判。
三、始终坚持调解优先的原则。在基层法庭,很多矛盾的发生往往是起因于一件很小很简单的事,将调解优先原则贯彻到工作的始终,不仅有利于案件的有效审结,更有利于矛盾的彻底化解。基层法庭面对很多群众的矛盾,很多是邻里之间、亲属亲朋之间发生的,坚持判决,案件能够结案,但不代表会服判,更有可能达不到真正化解矛盾的目的,甚至有可能激化矛盾。坚持调解优先,让各方当事人心平气和地坐下来谈判,从心理上解决纠纷产生的疙瘩,这样才能真正将矛盾解决,服判息诉,涉诉信访案件率也会大大降低。
涉诉信访案件在处理上难度之大、问题之多是难以想象的,坚持“四个必须、五项制度”,树立群众观念和办案责任心,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涉诉信访案件,不仅是维护辖区和谐稳定的需要,也是为喜迎十八大胜利召开创造良好社会环境的需要。(汪艳)
稿件来源: 枞阳在线
|
编辑: 木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