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之安庆,在两千多年前乃为古皖国封地,山称皖山,水曰皖水,安徽简称“皖”,即源于此。东周时期安庆地区的潜山县是古皖国所在地,境内有天柱山,古皖国时叫皖山。皖山下的河流叫皖河(皖水),其源于大别山而注入长江(皖江),是安庆文明的母亲河。“皖山皖水”更能表达安庆“锦绣河山”之壮丽。
安庆地襟带吴楚,北界清淮,南临江表,处于淮服之屏蔽,江介之要衢,“分疆则锁钥南北,坐镇则呼吸东西”。有“万里长江此封喉,吴楚分疆第一州”之美誉。东晋诗人、堪舆风水家郭璞曾称“此地宜城”。国父孙中山在《建国大纲》就提出要大力建设安徽安庆市,最近国务院颁布实施的《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中更明确了对安庆的定位:安徽省三大区域中心城市之一、六大交通枢纽之一。
在二千多年的历史文明长河中,我们安庆人民创造了古皖文化、禅宗文化、戏剧文化和桐城派文化,羸得安庆地区“文化之邦”、“戏剧之乡”、“禅宗圣地”的美誉。在素有耕读家传、崇文尚读的教育文化风尚的润泽下,安庆地区培育和成就了无数圣哲、大家和时代先驱者。———安庆真可谓地杰人灵!
由上可见,“皖山皖水、宜城宜业”既慨述了安庆历史悠久的人文地理;又在思想上表达:安庆山河锦绣,不仅此地宜城,亦胜建功立业。
枞阳史志办周信正
稿件来源: 安庆新闻网
|
编辑: 木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