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写党史专题最重要的是紧扣“前因后果、来龙去脉”这八个字布局谋篇。编写地方党史专题,不能离开全局,离开当时的总的形势,孤立地写。胡绳、胡乔木、龚育之等党史界的泰斗都曾鲜明地提出过该观点。社会主义时期枞阳党史专题是着重研究枞阳地方党组织在社会主义时期如何结合本地实际情况,贯彻执行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领导全县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的。所以,弄清该时期的中共党史分期及发生的大事件,对编写好专题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中国共产党成立至今己91周年了。党史学界将这91年的党史分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21年7月至1949年10月),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1949年10月至1978年12月),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78年12月至今)。根据中央和省、市党史部门的统一要求,各地均要编写地方党史正本。并且,中央和省委党史部门对地方党史正本时间界限还作了基本确定:建党到建国为一卷,建国到1978年为二卷,1978年后为三卷。
1981年《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把社会主义时期分为四段:1949—1956年为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的七年,1957—1966年为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1966—1976年为文化大革命的十年,1976年后为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1989年中央党史室出版的《中国共产党历史大事记》,把1976年10月以后这段历史叫“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这段历史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为“徘徊中前进”,第二部分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现在采纳的是1981年《决议》和1989年《大事记》对社会主义时期的分段,即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和“文化大革命”时期及其后两年。
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时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实现时期(1949年10月—1956年9月)。主要大事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征粮剿匪;镇压反革命运动;土地改革运动;抗美援朝运动;禁烟肃毒运动;对农业、资本主义工商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三反”、“五反”运动;粮油棉统购统销政策的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婚姻法》的颁布等。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展开和对中国建设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艰辛探索时期( (1956年9月至1966年5月)。主要大事有: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展开和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整风运动和“反右派”斗争;“大跃进”运动;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八字方针”的贯彻;“反右倾”斗争;“七千人大会”和“反右倾”运动中的干部甄别平反工作;“四个现代化”目标的提出;城乡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的展开等。
“文化大革命”时期是“文革”的内乱和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的覆灭时期(1966年5月至1976年10月)。主要大事有:“文化大革命”的发动、造反夺权和革命委员会的成立、文化大革命的种种运动;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批林整风”运动;农业学大寨;“反击右倾翻案风”;粉碎“四人帮”的斗争等。
文化大革命”的后两年是国家在徘徊中前进和实现伟大的历史转折时期(1976年10月至1978年12月)。主要大事有揭批“四人帮”运动;平反冤假错案和开展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改革开放和工作重点转移的酝酿等。 县史志办周信正
稿件来源: 枞阳在线
|
编辑: 木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