枞阳在线

枞阳在线网站 | 枞阳融媒体中心 主办

设为首页

简体 | 手机站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枞阳 >正文

甘当转型升级助推器

——枞阳工商多措并举服务县域经济发展侧记

时间:2012-08-05 10:29:58

  今年上半年,安徽省安庆市枞阳县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7.5亿元,占全县预算57.7%,同比增长36.4%,增幅在安庆市名列前茅。“县域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财政收入涨势迅猛,与近年来全县采取有力举措,强力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密不可分。在转型升级的主战场上,工商干部身影忙碌、功不可没!”近日,枞阳县政府一名负责人表示。

  个转企风生水起

  “以前我是个体工商户,从事粮食收购、加工业务,但种粮户不太认可我的信誉,不敢把粮食赊销给我。2010年年底,我投资500万元注册了公司,种粮户很快主动跟我联系销粮事宜。去年,企业利润同比增长了50%。”站在机器轰鸣的生产车间内,谈到个转企的好处,枞阳县泽龙粮油有限公司负责人汪泽龙滔滔不绝。

  要推动县域经济转型升级,帮助个体工商户做强做大,走公司化发展之路尤为重要。“如何引导转型升级?作为市场主体登记机关,工商部门一定要把扶持政策落实到位,把服务做到个体工商户心坎上。”枞阳县工商局局长章海舟说。

  该局规定对个体工商户转型升级为公司的,可在公司名称中保留原字号;注册资本50万元以下的公司,免收登记注册费;对被认定为小微企业的,免收3年年检费;推行全程跟踪、当场办结等服务机制,协调办理前置审批手续,缩短办理时限……工商部门的利好政策,激发了全县个体工商户转型升级为企业的热情,以前那些不敢转、不愿转、不知道如何转且具备一定规模的个体工商户纷纷行动起来,加入到转型升级大军中来。

  “今年以来,我们登记窗口为72户个体工商户办理了个转企登记手续,同比增长44%。”该局一名窗口工作人员指着办公系统上的统计数字说。

  小商标撬动大市场

  一家成立仅6年的企业,就在品牌林立的白酒行业成功争创了一件中国驰名商标,这简直就是一个神话。

  坐落在枞阳县陈瑶湖镇的安徽缘酒集团用行动变神话为现实。今年4月27日,该企业的缘牌白酒被国家工商总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

  “我们缘牌白酒能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工商机关功居首位。”在该企业荣获中国驰名商标暨六周年庆典仪式现场,董事长黄晔满面春风,对工商机关的感恩之情溢于言表。他说:“有了中国驰名商标,我们白酒的销售量大幅度提高,这必定能推动企业继续转型升级。”安徽缘酒集团仅是枞阳县以小商标撬动大市场,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一个典型代表。

  近年来,枞阳县委、县政府大力实施品牌兴县战略。作为主管商标工作的工商部门,当仁不让地冲在前面,通过登记联动、企业联动、护牌联动等方式,引导企业申请注册商标,申报知名、著名、驰名商标。截至目前,全县拥有注册商标698件。

  “我们一直走在以品牌撬动市场、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路上,如今,这条路越走越宽、累累硕果。据不完全统计,全县的财政收入70%以上来自品牌企业。”枞阳县政府一名负责人说。

  变“庭院经济”为“富民产业”

  枞阳是个农业大县,农产品资源丰富。如何发展特色农产品行业,变“庭院经济”为“富民产业”,促农增收,一直是该局思考的问题。

  该局深入调研后决定把工作重心放在引导农民抱团儿发展上,通过深入了解各村农产品资源优势、与农村能人和村干部座谈,引导农民申办各具特色的农民专业合作社。

  枞阳县钱铺乡境内群山起伏,茶叶资源丰富。过去,该乡的茶产业属“庭院经济”,茶叶销售比较困难,优质茶叶难卖、贱卖的现象时有发生。2010年,该局引导当地112名农民成立了枞阳县白山茶叶专业合作社,实行茶叶统一选苗、统一收购、统一包装、统一销售,很快打开了市场。“今年本村有1000多人从事茶叶种植和销售,人均收入1万多元,高的达三四万元。”站在满山碧绿的茶林中,合作社负责人钱门高自豪地说。

  截至目前,该局引导农民成立茶叶、蔬菜种植和螃蟹养殖等农民专业合作社52家,带动一批又一批农民走上了致富路。

  □章洋

稿件来源: 枞阳在线
编辑: 木子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律师声明 | 广告服务 | 举报纠错

枞阳在线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皖ICP备0750286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4120200050 皖网宣备090007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3408230200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