枞阳在线

枞阳在线网站 | 枞阳融媒体中心 主办

设为首页

简体 | 手机站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枞阳 >正文

枞阳县创新体制机制 努力破解“两难”

安徽省枞阳县委副书记、县长 何谦

时间:2012-08-30 17:01:32

  2012年,安徽省枞阳县以“双保工程”2012年行动为落实保障发展和保护资源的重要平台,全面落实节约优先战略,创新体制机制,落实共同责任,努力破解“两难”,推动县域经济转型,实现跨越式发展。

  落实节约优先战略保发展。一是创建节约集约的约束机制。坚持规划引领,强化规划的衔接和约束作用,实行计划管控,年初县土委会根据发展用地需求,研究确定土地收储、报批、供应计划,合理安排用地结构和时序,确保项目落地。坚持标准控制,在“十二五”期间,单位GDP增长消耗新增建设用地下降率35%以上。工业用地以“亩产论英雄”,严格按照标准供地,要求入驻县开发区企业投资强度不低于200万元/亩,利税不少于10万元/亩,容积率不低于1.0,建筑密度不低于40%。

  二是创建节约集约的激励机制。加大处置闲置土地盘存量,县国土资源局全面梳理全县历年批准用地,摸清批而未供、供而未用土地,分类处理,依法处置,县经济开发区闲置土地清理正强力推进。从用地空间入手拓增量,在县经济开发区推行多层标准化厂房建设补助,每平方米奖励30~50元。积极引导、鼓励用地单位利用地上、地下空间进行开发建设。

  三是创建节约集约的市场调控机制。进一步完善推进建设用地“五统一”管理,即统一规划、统一征收、统一开发、统一出让、统一管理。坚持“一个渠道进水、一个池子蓄水、一个龙头放水”的原则,强化土地收储职能。继续保持对城市“三违”高压打击态势,规范土地市场秩序。强化土地供应工作,坚持市场化运作,合理安排土地投放市场的数量和节奏,促进土地供求的均衡发展,形成集约用地的内在机制。

  四是创建节约集约的保障机制。坚持双向承诺,建立土地供应“双向约束”机制,逐步完善建设项目履约保证金制度。由项目建设单位就项目用地投资强度、建设规划、亩均预期税收、建设周期、履约保证、闲置地处罚等内容作出承诺,并签订协议。县政府对项目的服务和保障做出承诺,并成立项目建设竣工验收领导小组,全面落实供后监管工作,促进企业认真履行约定义务。坚持联动监管,构建联动共管机制。实行耕地保护目标“联保”,土地、矿产出让“联审”,项目竣工用地复核“联验”,违法违规用地查处“联动”,有力保障了节约集约用地落到实处。

  推进项目建设保耕地。一是实施土地开发整理项目。严格落实项目建设六项制度,突出强化工程质量监管,今年要完成省级项目——义津土地整理项目工程建设。同时,规范新增耕地项目管理,积极鼓励、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建设,计划新增耕地3000亩。

  二是实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做好项目储备、申报入库工作。今年要完成复垦拆旧区1700亩任务,由乡镇政府作为项目实施主体,相关部门共同管理,各负其责,确保所有项目年内实施到位,并申报省级国土资源部门验收。

  三是实施整体推进农村土地整治示范项目。整合全县各类涉农资金,组织专门工作班子,全力推进枞阳、会宫、横埠、山山镇整体推进农村土地整治示范项目工程建设,确保在年内完成全部工程建设。

  严格执法监管守红线。一是深化共同责任机制。进一步明确政府在“双保”工作中的主体地位,强化乡、镇、各部门严格保护耕地,节约集约用地意识,推进乡镇、村和有关部门对土地利用和管理等方面共同责任的落实。

  二是强化执法监察。地方政府负总责,充分发挥国土资源部门职能作用,以及县、乡、村、组四级巡查监管网络,构建“事前、事中、事后”执法监管机制,将违法行为的发现、报告、制止情况列为重要考核指标。进一步完善联合执法机制,政府负责,部门联动,协同执法。国土与公检法、纪检监察等部门的联合办案,坚决查处违法违规批地占地,坚持查人查事相结合,加大对违法行为责任人的问责力度。突出抓好土地矿产卫片执法检查工作,切实做好整改落实,努力实现全县卫片执法检查“零约谈、零问责”目标。

稿件来源: 中国国土资源报
编辑: 木子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律师声明 | 广告服务 | 举报纠错

枞阳在线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皖ICP备0750286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4120200050 皖网宣备090007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3408230200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