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我县计划实施22座农村公路危桥加固改造工程,其中中桥6座,小桥16座。危桥加固改造工程实施以来,我县按照项目管理要求,强化组织领导,落实建设资金,加强计划管理,规范建设程序,严格施工管理,落实监督检查,工程项目提前完成,并及时交付使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我县农村公路危桥改造项目数量虽然不多,但分布零散,实施难度大。对此,县政府及交通主管部门均成立农村公路危桥加固改造民生工程领导组织,实行县政府领导包干负责民生工程推进制度,负责危桥改造工作的实施、管理与监督,制定和落实《枞阳县农村公路危桥改造工程实施方案》。
县政府实行民生工程项目资金“绿色通道”,县财政按要求组织协调资金,确保工程实施需要。除上级拨付危桥改造资金外,其余资金全部由政府和财政负责筹集,实行对上争取与县内统筹相结合,上级补助资金和县内筹措资金均及时足额拨付到位。为保障工程进度,资金拨付实行报账动态管理,每个项目均实行中期支付和交(竣)工决算支付,即依据招投标文件、施工合同、进度质量等情况,由施工单位提出申请,驻桥业主代表、监理签字后,交危桥加固改造领导小组办公室审核后主管领导签批,工程完工验收合格后,按照合同约定除暂扣质保金外,工程款全部付清,杜绝了截留、挤占和挪用现象。
按照先急后缓、先易后难、分步实施的原则,县交通运输局认真梳理危桥类型,以县、乡、村道危急桥梁为对象,以重建、加固、维修为内容,所有项目方案均由业主组织设计单位人员以及所在乡(镇)村负责同志经过实地勘察调查,层层优化拟定。同时规范建设程序,主动按程序组织危桥设计方案和施工图审查,及时申报施工建设程序资料,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安全制度、廉政制度、督查制度、宣传制度、考核制度和信息报送制度,严格落实一桥一档管理,做到规范管理。
遵循保证重点,兼顾一般的原则,不等不靠,项目早启动,早实施。今年的项目2月份我县就完成勘察设计、计划上报,3月中旬完成了中桥、小桥的方案设计及图纸专家评审工作,4月中旬前全部完成招投标等前期工作,4月下旬施工单位陆续进场施工,目前已经完工18座,其余4座桥梁也正在建设过程中,力争在主汛期来临前完成所有桥梁下部结构施工。今年我县22座危桥加固改造工程预算建设投资共计约1149.23万元,计划在10月底前全部保质保量完成。
严格执行四级质量保证体系,切实加大质量监督力度,申请市交通运输局质监站对中型以上桥梁危桥改造实行政府监督,县交通运输局重点对小型危桥改造进行质量监督,同时县公路交通设计室建立检测中心实验室,对建设质量进行全程检测,对施工原材料检测把关。工程招标时,要求中桥规模危桥由公路三级及以上、小桥由交通行业三级及以上资质、信誉好实力强的施工企业承建,坚决杜绝无资质施工,禁止转包和违法分包行为,除施工合同外还与施工单位签订安全生产及廉政合同,实行工程质量责任追究制和安全生产责任制。注重桥梁施工现场管理工作,现场派驻监理,实行旁站,全县分三个片区,业主单位安排专人派驻业主代表,加大巡查力度,指导施工单位做好施工管理,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所有开工项目现场设立项目公示牌、质量监督公示牌,加强施工安全管理工作,完善安全警示标志标牌,确保施工安全。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全县22个乡(镇)农村公路上的桥梁技术状况进行全面核查,对每座桥都进行GPS定位和几何尺寸测量,图片采集,建立一桥一档。 本报记者
稿件来源: 枞阳在线——枞阳新闻周刊
|
编辑: 木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