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12年11月16日16时10分,县环保局局长王霄明同志因工作过度劳累,在工作岗位上突发急性左主干心肌梗塞,经抢救无效,因公牺牲,时年49岁。根据他的突出表现和感人事迹,县委决定,追授王霄明同志为县“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并号召全县广大共产党员和基层干部向王霄明同志学习。 生态环境日益成为最为稀缺的发展资源,它不仅关系着一个地方人民群众的福祉,更关系着一个地方的长期发展。抓好环境监管,履行监管职责,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是建设生态枞阳的重要途径,也是每一名环保工作者的使命所在。身为环保工作者中的一员,王霄明同志把全部精力投入到环保工作中,带头承担急难险重任务;坚持原则,秉公执法,敢于碰硬。他尽心竭力用生命守护着身边的碧水蓝天,为保护城乡环境贡献了自己的力量。一位平凡而优秀的共产党员,在普通的工作岗位上,应该成就一番怎样的事业,实现一种怎样的人生境界?王霄明同志用他的一生给我们做出了生动的回答。他秉持优秀共产党员的操守与作风,将有尽的生命与无尽的环保事业融为一体,在人们心中树立起了一座崇高的丰碑。
2012年11月16日16时10分,县环保局局长王霄明同志于因工作过度劳累,在工作岗位上突发急性左主干心肌梗塞,经抢救无效,因公牺牲,时年49岁。 噩耗传来,熟悉王霄明的人都泣不成声地说,王局长是累倒在工作岗位上的啊!
累倒在工作岗位上
让我们来回顾一下王霄明同志最后一天的工作行程吧,11月16日上午9时20分,王霄明带队到枞阳海螺水泥厂附近进行环境监察。听民情、访民意,王霄明一行3人在海螺水泥厂附近一路奔波。16日下午13点50分,王霄明回城途中,刚到会宫镇时,突然感到不适。驾驶员急忙开车将王霄明送到县医院。经检查,医生建议王霄明休息,但因局里有许多事情要处理,他坚持回到局机关安排17日的工作。令人意想不到的是,14时40分许,王霄明正在安排工作的过程中,突然感到不适,瘫倒在办公桌上。工作人员急忙将王霄明抬上车子,将他紧急送往县医院急救。由于病情危重,医生建议立即转院。后经安庆市立医院全力抢救,16日16时10分,王霄明同志不幸牺牲。
“人活着就要做有价值的事”
王霄明同志参加工作20多年来,无论在什么岗位工作,都任劳任怨,尽职尽责。据县环保局党组书记潘四益介绍,王霄明同志调到环保局主持工作正赶上我县经济工作快速发展时期,他不顾身患高血压、高血脂等多种疾病,兢兢业业、忘我工作,坚守岗位、无私奉献,为县域经济发展和群众谋福址呕心沥血,加班对他来说是家常便饭,熬夜对他来说更是习以为常,休息对他来说是一种奢望,他常说:“人活着就要做点有价值的事,环保事业就是一项十分有意义的工作,能为环保工作出力是我的骄傲。”
2011年3月份,枞阳县皖江铸业投资3.23亿元的新建44万吨铸件项目由于产业政策不明晰等原因迟迟不能开工建设,县领导和企业法人心急如焚,王霄明同志更是着急得夜不能寐,为了尽快落实皖江铸业的环评,他主动放弃双休日加班加点准备相关资料,并先后十余次跑国家环保部华东督查中心、安徽省环保院找专家进行协调。县环保局纪检组长陈后银说,为了企业早日开工建设,有时一得到消息就顾不上吃饭去赶路,一上车说着说着不知不觉地就睡着了,在2011年3月28日从合肥回来的车上,由于太过疲劳累得几乎是被驾驶员背下了车。即使这样,经过一夜的休息,第二天,他还是坚持在工作的第一线。
为群众利益辛劳奔波
王霄明同志时时刻刻忧群众之所忧,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办群众之所需。枞阳县项铺镇弘泰玄武岩有限责任公司、宏业纸业有限公司等企业多年来群众投诉不断,由于多种原因问题迟迟未得到解决,王霄明同志多次亲自到企业调研,采取断然措施,在相关部门的配合下关停了宏业纸业、枞阳县永发矿产品有限公司等群众反映强烈的污染企业,当地的群众通过各种途径纷纷表达感谢之情。项铺镇龙虎村一陶姓村民说了这样一句话:“环保局还了我们的蓝天,环保局长就是我们的青天!”正是本着为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王霄明严把项目审批关,顶住各方巨大压力否定了两个100万吨以上的精选铁选矿和多个化工项目,暂停了全县金属矿选矿和新建琉璃瓦项目。同时,他加大工作力度治理各类污染企业,对全县现有琉璃瓦厂一律实行了“煤改气”,大大降低了烟尘的排放浓度,对职教中心、枞阳三中锅炉进行了治理,督促明砷铝业上马膜处理设施,保证了含铬废水达标排放。2011年以来,争取了上级环保项目资金进行生态保护和污染防治达1200余万元,特别是针对周潭镇“周潭大涧”的枞阳县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项目,项目总投资在1000万元左右,涉及到周潭、大山等3个村1万多人口,从而使全县人居环境质量大幅度提升。
做工作不厌其烦
2009年9月5日,是全县人民不会忘记的一个特殊日子,备受关注的枞阳海螺四期首条日产4500吨水泥熟料生产线于当天成功点火。枞阳海螺四期工程是安徽省“861”重点工程,也是安徽省政府重点管理的20个重大项目之一。四期工程建成投产后,枞阳海螺年新增熟料350万吨,年新增发电量1.2亿度,公司年销售收入达25亿元以上,年产熟料达1100万吨、年发电量达4亿度。枞阳海螺由此成为单个产能规模国内第一、世界领先的水泥熟料生产企业,也是世界最大的水泥熟料生产基地之一,并且成功跻身海螺集团千万吨级特大型熟料生产基地三甲之列。 海螺四期工程建设自开工建设以来,时任县大水泥办公室副主任的王霄明同志,为该项目的顺利推进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据大水泥办工作人员王益武回忆,那是2007年夏天,酷热难熬,王霄明同志在大港村作拆迁户工作时,一家一户上门做思想工作,主动倾听群众声音,细心了解群众诉求,他曾说过:“作为一名共产党的干部,不了解民情怎能做好工作呢?”为了等到打工回来的群众,大热天中午,没有电风扇,热浪灼人,等待的时间令人煎熬,王霄明只好就近躲在树荫底下避暑……大港村街道有一处新房是一村干部的,当时该村干抵触情绪很大,王霄明采取“死缠”办法,一次次反复做思想工作,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耐心说服,那名村干部后来被他顽强的工作精神所感动,带头拆掉自家的门面房。有户胡姓“钉子户”千方百计阻挠拆迁,而且多次越级上访,成为当地有名的“上访户”。面对这个上访户,王霄明死缠硬磨,先后上门做工作不下百次,终天做通了这户的思想工作,答应主动拆迁。胡姓妇女后来对村子里的人说:“这个王主任太较劲,又不是他私人的事,怎么这样认真,我从心里服了他!”
吃饭没有固定时间
王霄明同志为人低调平和,工作作风沉稳扎实,在干部群众中口碑极好。县大水泥办副主任金智满怀深情地回忆起他与王霄明同志工作的点点滴滴:2009年3月,海螺公司架设11万伏高压线路,工程于5月动工,要求在8月底竣工送电,以确保9月初海螺四期水泥熟料生产线顺利点火。该工程沿途16公里,涉及3个乡镇8个村共63个杆塔,从每个塔基的位置确定到征地、青苗补偿等涉及到千家万户,协调难度极大。时间紧,任务重,为啃下这块“硬骨头”,按时完成县政府交办的任务,2009年的7、8月间,正逢高温天气,每天清早,王霄明亲自驾着一辆旧车,既当驾驶员,又当指挥员(金智同志协助他工作),带着早点和矿泉水直接到工地开始一天的工作。通常是头顶星光出门,脚踏月光回家。高温季节,每次晚上回家,身上的衬衫总是覆盖上一层厚厚的白盐,妻子见了,心疼得直掉泪。几个月的时间里,他没有休息一个双休日。协调过程中,遇到扯皮的、谩骂的、打架的,王霄明同志总是默默承受,沉着应对,耐心说服,口干舌燥、嘴皮起泡是常有的事。有多少次,等工作做完了,已是月朗星稀,才想起自己没有吃晚饭。那些日子里,吃饭时间随着工作进度而定,总是不能固定……
跑审批风餐露宿
县大水泥办主任何新友说:“海螺四期工程项目审批手续繁多,为了项目的顺利报批,王霄明同志多次上北京,跑省城,风餐露宿,不辞劳苦。为了解决部队油库搬迁工作,他与相关领导和同志几年来多次去南京军区联勤部、解放军总后勤部协商解决油库相关事宜。我前天与海螺公司生产处处长汪周谈起王霄明同志时,他眼含热泪地说,有一年,为到长江委报批海螺进出口泊位专用码头,王霄明同志在武汉一家小旅馆一呆就是15天……”何新友还说:“王霄明同志在县大水泥办工作期间,凡是他主持、参与和处理过的工作都没有后遗症,实在难得!”
在翻阅县大水泥办2009年的一期简报时,我们读到了这样一段文字:“在相关部门的大力配合下,枞阳县落实征地近1400亩,其中主厂区、码头、皮带廊道征地1100亩,拆迁安置及道路、水利工程用地近300亩;完成拆迁民房近500户,搬迁企业逾20家;项目区内供电、电信、自来水管网、有线电视、道路、水利等按要求进行了拆迁改造,为工程建设顺利推进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这些数字的背后凝结着王霄明同志的心血和汗水……
王霄明同志率先垂范,极大地感染了环保局的全体职工,激发了每一个人的积极性和潜能,该局先后获得“安庆市减排工作先进集体”、“枞阳县先进党支部”等荣誉称号。他在环保部门这个平凡的岗位上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用生命抒写自己的理想诗篇。王霄明同志虽然走了,但他那种忘我牺牲、一心一意为人民谋利益的精神永远在每一个人心中传承。
阴阳两隔,睹物思人,枞阳的蓝天白云是人们对王霄明同志永远不变的怀念,绿树花香是大自然对天堂中的王霄明最好的纪念。 (朱文格 徐连祥 蒋骁飞)
稿件来源: 枞阳在线原创
|
编辑: 王长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