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莎士比亚
坐在整洁宽敞明亮的图书阅览室,与伙伴们一起,饮一杯诗歌的香甜,嚼一串文字的芬芳,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今年以来,安徽枞阳正以全省大力实施农村薄弱学校改造计划为契机,通过实施农村学校配备图书计划,指导全县农村中小学设置图书阅览室,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让书香浸润学校,让学生走进阅读的春天。
——题记
枞阳历史悠久,是桐城派的故乡,素有“诗人之窟、文章之府、气节之乡”之美誉。近年来,县委县政府把“文化育县”作为强县之本,2012年,该县首次将“培育枞阳地域精神,打造枞阳文化名片”写进了政府工作报告。有了文化的滋养,枞阳这座山水小城神采飞扬,更富魅力。伴随着农村薄弱学校改造计划图书项目在全省范围内的全面实施,全县加大对农村学校的投入,高标准完成了84所项目学校的图书配备工作,并已全部正式投入使用。到2015年,全县将如期实现图书项目在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全覆盖。
为每一册图书安好家

钱桥镇新华小学位于枞阳县边陲,2012年,学校在教学楼设置了标准化图书室,共配备图书四千余册。为让同学们早日享用这份营养大餐,该校利用双休日时间安装好图书架,教师们积极参与,大家对照书目,先分类,再分组编号、贴标签登记造册,然后上架,给这批价值四万元的图书安好了家。为规范借阅工作,学校还安排了专人担任图书管理员,制定了“图书室管理制度”、“图书借还管理制度”。学校分管校长介绍说:“这批宝贝的到来可乐坏了这些农村孩子们,各班纷纷借阅,学校掀起了读书热潮。”老师们也一致认为:图书室是学校文化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场所,这些内容丰富的图书充实了学生们的精神生活,丰富了知识,陶冶了情操。要让宝贵的阅读体验从课外延伸到课堂,真正变成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好帮手,作为学校和老师,无论如何,首先要把这些图书的家安好。
让孩子们享受阅读的幸福

伴随着图书项目在会宫镇敦化小学的实施,该校的图书室焕然一新,近五千册的新图书将这所乡村小学装扮得神采奕奕。这些书籍涉猎多项知识领域,跨越各个学科。涵盖了中外古今名作。自图书室开放以来,每天都吸引了大量学生前来借阅。孩子们在这里快乐阅读,尽情享受着在文字中行走的幸福。为充分发挥学校图书室的育人功能,该校各班级均开设了阅读课,在班主任的引导下,孩子们一边阅读,一边交流,一边思考,摘录下精彩的词句、片段,为今后的习作做好积累。该校六年级班主任李婷告诉记者:“如今,学校图书室已成了学生课余时间的必‘争’之地,孩子们置身书海,感受着文化的魅力,在阅读中尽享生活的乐趣与幸福,整个校园增添了浓浓的读书氛围!”
发挥每一本图书的效益

城关小学位于风景秀丽的莲花湖畔,地处县城中心,校园内树木郁郁葱葱,四季花开艳丽。而矗立在校园一角的阅览区域,更是校园一景。2012年实施的图书项目共为该校配备图书1万五千余册,这笔宝贵的精神食粮,为该校校园文化建设锦上添花。为方便学生借阅,学校阅览区域全天候开放,课余时间,学生们三五成群,前来借阅,哪个班级有阅读需要,老师也会带领学生们到图书室进行集中借阅。为激励学生们读好书,积累丰富的知识,并能灵活运用,期中,该校举行了中高年级学生创新作文大赛,要求学生结合平时在阅览区域阅读中的积累,从新的视角,以新的形式展现创新意识,文章题材、写作手法和文字风格等方面有创新和突破。有了充分的阅读基础,学生们在大赛中完美发挥,一篇篇生动饱满的文章,展示了学生们良好的文化积累与写作素养。该校校长许方宏说:“学校将继续发挥图书阅览室的作用,引导学生读好书,并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充分发挥好图书的使用效益。同时,学校将以省农村薄弱学校改造计划图书项目配备为契机,进一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学生健康快乐成长!”(文/严妍图/城关小学)
稿件来源: 枞阳在线
|
编辑: 木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