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当你坐在办公桌前或是在家中拿着报纸、杂志时;当你茶罢饭余闲暇时以报刊聊心时;当你通过信函和邮件得到远方的祝福时,你曾想到有这样的一支队伍,不畏严寒和酷暑,把一份份报刊和一件件的邮件送到千家万户,使千家万户的精神食粮及时得到补充时,你是否想起那些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传送阅读平凡的绿衣使者们。2012年12月中旬的一天,我特地走近了枞阳县邮政局投递分局。
从投递分局负责邮件分捡投递的负责人马兆端那得知,邮政工作是一项任务繁重而且需要消耗很多体力的细心活,他们每天要将成千上万的邮政信件、报纸、杂志、包裹分别打成包,编上号,看清楚邮寄地址和收件人姓名,然后要背着沉重的报刊杂志穿梭于各个大街小巷,走遍城市的每一个角落,挨单位或挨家挨户地亲手将报刊信件送到各个收件人手中。对个别投递地址不详细,或单位、用户地址发生变更的情况,他们要多方打听,确保邮件、报刊及时、准确、无误地送到用户手中。有时为了一份报纸杂志或信件,他们要往返于收件人中间好多次。
铁铜乡地处江中心洲,来回都要通过过江的渡船,负责该线路的投递员陈文明说出了他的一些幸福和不愉的经历。江头村民组有一位70多岁的退休老人,他每年都订阅多种报刊杂志,而且每天必看,多年来,他几乎从未间断过投递,一天的上午十点多钟,当他准时来到他家敲门时,房门紧闭,不见主人来开门,此后连续几天都是这样,他着急了,想着老人每天都有必看报纸杂志的习惯。后来他左右打听,原来老人搬家到县城了,他硬是找到送到老人的新搬迁的家中,让老人感动不已。老人高兴了,他说感到特别幸福!
一次,因遇到恶劣的天气,过江渡船无法通行,报纸杂志没能及时送到用户手中,没想到一位用户不仅向县局投诉了,而且在他第二天投递上门时还谩骂。面对的不理解,他还是满脸微笑着道歉。

方萍是位年轻的女性投递员,2011年7月才步入邮政投递岗位,由于对投递相关知识和路线不是清楚,她努力学习邮政业务知识,虚心向同行求教,邮政业务知识不断提高。对投递线路的单位和个人不熟悉,她不但在工作时间认真摸索,常常下班后还沿着线路跟踪,掌握个人用户家庭住址,便于第二天邮件投递的准确无误。有时投递私人挂号邮件遇主人不在家,她就利用中午或晚上下班时再专行送到用户家中。她常说“不论投递单位或个人投送点楼层多高,我宁愿多苦点、多累点,也要把邮件交到用户手中,这样我心里才踏实。”县公路局是她的投递对象,办公室设在三楼,该局为方便投递员工作,特地在一楼大厅装置了投递箱,可她每天都坚持将报纸杂志和信件送交到三楼办公室收发员手中,该局文书周义平感动地说,她这种高度负责、投递到位的敬业精神,给我工作上提供了极大的方便。方萍以用户至上,认真负责,微笑服务,用情传递的优质服务,感化了每一位投递对象。

胡宪来,是一位年轻的邮递员,他负责莲城湖农村邮路线的投递工作,每天投递来回要跑70多公里,十多年来的投递生涯中,他没有叫一声苦,说半句怨言,始终如一坚守。长年累月的风吹日晒拷打,使四十不到的他,看上去可是50开外的人。
县邮政局收投分局局长严春发告诉,我们的投递员工作是特别辛苦,他们每天早上7点上班到11点下班,下午1点上班到下午5点多才下班,有时邮车来不及时,晚上还要加班,这些都是常态性工作。而还有最为痛苦的是:
其一,在投递工作中常遇到一封封“死信”,按规定,像这样的一些疑难信件,可以做为“死信”退回原处的,而在枞阳县邮政局收投分局投递员没有心存一退了之的思想,而是反复揣摩,用心投递,边投递、边打听,直到投出为止,把失望变成希望。
其二,冬季,即使雪花飘飞、前脚刚踏出的脚印迅速被风雪淹没,寒风刺骨,双手冻得再也难握住车把,也要背着满载邮件的邮袋踏着冰雪,一步一步艰难的前行,把一张张报纸、一本本杂志、一封封信件送到用户手上。
严春发局长还侃侃了投递员胡友来、王长保、许颖和分捡员们在工作中许多艰辛和感人的故事。

钱娱乐主任低沉的言语告诉了投递员不为人知的辛酸事:投递班分内勤和外勤,内勤是负责分发报纸杂志、分发平信、分发挂号信。外勤邮递员,负责送信件和报刊,每天6点上班,去送信,送完才下班,中午1点上班,再分捡投递。他们都没有正常的周末或者节假日休息,采用是轮休。年底的时候除了投递工作外,还要担当报刊杂志的征订任务,压力特别大,想要做好的确很难。而日常工作中哪位投递员有丝毫不到位和差错,我们县局都要严格追查。
枞阳县邮政局收投分局的11位普通投递员,多少年来就是这样,一年365天,不论是春夏秋冬、严寒酷暑,还是节假日期间,他们都是风雨无阻,不厌其烦地为广大读者传送阅读和希望,他们用最朴实的语言和不畏艰苦的行动,将一缕缕绿色的温馨洒向用户,让邮政与用户的心贴得相近、情更加浓郁。
朋友,当你在安静中接过风尘仆仆投递员递过来的信件享受阅读时,能否请给这支长年辛苦传送阅读的平凡绿衣使者,给予多一份“理解”和“包容”,送上一脸“微笑”和道一声“感谢”!黄言为 文/图
稿件来源: 枞阳在线
|
编辑: 木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