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枞阳县元宝洲,映入眼帘的是一条条宽敞平坦的路面纵横交错,沟、渠、路贯通水系配套,农田林网绿树成荫……一幅让人震撼的现代化农业画卷,在千里沃野铺展。描绘这幅美丽画卷的是全国种粮大户、安庆市第十五届人大代表章家华。沿着这幅美丽画卷,看到的是一串艰辛而又闪光的足迹。
漫漫拓荒路
农民出身的章家华与农业结下了不懈之缘,中学毕业后,外出到江浙一带承包圩田搞种植,摸爬滚打一番后,开阔了视野,并成为当地有名的种田能手。
2004年的春天,章家华抓住了元宝洲水产养殖新一轮的对外发包这个机会,与村签订了十年的承包合同。他凭着自己多年的承包种植经验和敢闯精神,大胆决定将洲内荒弃滩涂进行土地平整开发。
说干就干,他跑遍了每一条沟坎。利用冬春的大好时机,带领农民工吃住在圩堤上,采取机械作业和人工作业相结全,平整改造土地2800多亩。功夫不负有心人,2005年,全部种上了“太糊糯”,总产达224万斤。
偿到甜头后,劲头更足了。他又筹款218万元,继续开垦滩地,购买了农机具23台套,完善了沟、路、闸等配套设施。通过对圩田的全面治理,2006年,种粮面积达到3700亩,总产量2275吨。当年,他获得全国、全省种粮大户标兵荣誉称号。
章家华认为只要敢于投资就会有很好的回报,于是那些荒弃的滩涂被合理开发利用,如今达到13000亩的规模,形成了“田成方、树成行、路相连、渠相通”的标准化农田。他大胆创新传统农作模式,引进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效率。他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积极发展水产品、家禽、林木、粮食作物等多种经营,经济效益可观,目前,年纯收入达到了200万元。
拳拳为民心
让乡亲们都富裕起来,是章家华的一大心愿。2008年,他倡导成立了“元宝洲稻米专业合作社”。他坚持为社员服务为宗旨,以助农增收为已任,加强管理,强化服务,合作社得到快速发展。合作社的“统一技术培训、统一社会化服务、统一农产品销售、统一内部管理”经营模式,对引导农民从传统型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向现代型农业生产经营方式转变发挥了重要作用。
他热心公益事业,关心贫困弱势群体。近年来,他先后拿出十多万元资助村级道路建设和校舍改造。他每年拿出1万多元资助该村的特困户、五保户、残疾人。在各级组织发起的帮扶助学等活动中,他都踊跃捐助。他还出资供3户困难家庭的孩子完成学业。同时,帮助4户家庭从事水产、家禽养殖,使他们脱贫致富。受到了村民的交口称道。
他把乡亲们放在心里,乡亲们对他都很信用。2010年,永兴村与本村的村民因孩子打斗事件双方调处未果,导致矛盾激化,一场大规模的群体事件即将发生。他得到消息后,
当即进村入户,通过讲法律、摆道理,说服乡亲,打消了打斗念头。事态平息后,群众感慨说,要不是章家华及时进行劝阻,这场群体事件在所难免。象这样的不胜枚举。他每年协助镇村化解村民宅基、承包、山林权益等矛盾纠纷十多件。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展示了一名人大代表的风采。
浓浓代表情
尽管工作繁忙,但章家华以代表工作为先,不断加强学习,努力增强人大意识和法制观念,提高履职能力,依法行使宪法和法律赋予的神圣职责。人代会期间,他在审议报告的过程中,他从为民代言的高度,踊跃发言,陈述观点,提出意见、建议。在人代会闭会期间,他认真处理好代表工作与本职工作的关系,积极参加各级人大以及代表小组组织视察、调研和执法检查等各项活动,进一步知情知政,充分发挥了人大代表的监督和桥梁作用。他大多时间与农民打交道,对农民群众所需、所求、所盼了如指掌,利用参与人大代表活动的平台,及时向政府及有关部门反映,真正做好农民群众的忠实代言人。把涉及到政府的工作和社会生活的有关问题,提炼成建议。近几年来,章家华从完善土地承包机制、加快生态村建设、注重农田基本建设等方面提出的建议得到有关部门的重视和办理,对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章家华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将这种拓荒精神、为民情怀与代表的职责融合在一起,彰显了人大代表的风采。(陈来娣)
稿件来源: 枞阳在线
|
编辑: 木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