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县直相关单位和浮山镇、村及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与配合下,浮山旅游开发工作顺利推进,成功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试开园运营良好,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
一、2012年开展的主要工作
一是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公司按照县委、县政府建设精品景区的要求,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做好入口服务区、游览步道、旅游宾馆三项重点工程。景区大门楼、游览步道、入口服务区中的游客服务中心和生态停车场等服务设施相继竣工,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方以智墓园修缮完工,山顶游客茶吧建成营业,浮山生态大酒店封顶。目前,浮山生态大酒店正在进行紧张的装饰装修工作。截止到2012年底,浮山旅游开发累计投资已经超过3.5亿元。
二是扎实开展4A景区创建工作。公司对照国家旅游评级标准,做好“吃、住、行、游、购、娱”六篇文章,细化制度,狠抓管理,倡导人性化服务,不让一个游客在浮山受委曲,不让一个游客在浮山留遗憾。国家旅游局组织的验收组对浮山开发给予高度评价,一次性通过评审,为今后创建5A景区打下坚实基础。
三是认真做好总体规划修编。公司根据县“十二五”旅游专项规划,先后组织同济大学、东南大学规划设计院进行景区规划编制。2012年1月13日,由省住建厅主持的《浮山风景区规划修编方案》专家评审会在景区举行,并顺利通过了专家评审。9月,该规划由省政府批准实施。浮山风景区规划的评审和实施,为浮山风景区的管理、开发与建设掀开新的一页,必将对风景区今后的科学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四是积极策划宣传营销。景区在进行自身硬件建设的同时,积极开展对外宣传营销。省内营销渠道全面铺开,与合肥、芜湖、铜陵、安庆等周边城市开通了旅游直通车,并已经开始进军省外市场。2012年7月,邀请央视《远方的家》栏目组到浮山进行专题拍摄,全国反响强烈。2012年12月举办了浮山旅游文化月活动,邀请了多位明星参加,几十家媒体参与了宣传报道工作。国庆期间还安排多次千人游浮山活动,浮山景区在省内外的知名度正在节节攀升。从目前效果来看,运行基本顺利,效益逐步提升,2012年全年接待游客超过30万人次。
二、今年的重点工作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浮山景区的发展,与国内以及周边地区发达的景区相比,与各级领导和全县人民的要求相比,仍然存在着不小的差距。2013年,我们将有序开展以下重点工作:
(一)做好景区正式开园前的各项准备工作,谋划和筹备一场高档次的大型文艺演出,以及配合开园同时开展的系列特色旅游活动。
(二)尽快完成浮山生态大酒店的装修和配套设施建设工作,力争投入试运营。
(三)筹建水上观光和游乐项目。根据浮山旅游总体规划和旅游开发的实际需要,拟租赁双岔圩水面和沿湖公路水面建设水上项目,做好水面观光和旅游开发,扩大景区范围。
(四)延伸拓展“火山”旅游品牌。充分发挥浮山国家地质公园和古火山的优势,建设火山温泉中心、火山主题乐园及拓展训练营地。
(五)进一步放大“文山”品牌效应。深度挖掘“文山”内涵,规划建设中国作家创作基地和方以智墓为中心的文山博览园。
(六)整合浮山、白云岩及白荡湖旅游资源,谋划“两山一湖”大浮山风景名胜区的总体开发工作。
(七)扩大对外宣传营销力度。巩固省内市场,积极开拓省外市场,配合市政府在央视的形象宣传,并积极争取其它大型节目和活动走进浮山,让浮山走出安徽,走向全国。
各位领导、同志们,2012年底,国务院已经正式批复设立“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我省黄山、池州、宣城、芜湖、马鞍山、铜陵、安庆7市将联手谋建具有徽文化特色的世界级旅游胜地。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的建设,给枞阳县旅游业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这也是浮山发展的春天。我们将进一步发挥浮山风景区独特的自然资源、文化特色和区位优势,改善基础设施条件,提升服务水平,主动融入示范区,将浮山景区建设成为享誉全国、世界知名的文化旅游度假胜地,为枞阳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贡献。
稿件来源: 枞阳在线
|
编辑: 木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