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美好乡村建设工作汇报会召开
4月25日下午,县美好乡村建设工作汇报会在县委三楼会议室召开,县委常委、副县长、领导小组副组长姜奎堂,副县长、领导小组副组长何正清,县人武部部长、领导小组副组长朱望林出席会议并讲话,有中心村建设任务的乡镇、县直有关单位负责同志参加。
会上,六个工作指导组和各乡镇就美好乡村建设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汇报,资金整合指导组重点汇报了涉农项目资金整合情况。会议还研究了《枞阳县村镇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处理管理办法》和《枞阳县村镇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处理考核办法》等相关文件。
姜奎堂就做好美好乡村建设工作,提出了“四个交底”。一是形势交底。美好乡村建设是当前的一项重要任务,省、市高度重视,多次召开会议推进,并陆续出台印发了一系列文件制度,各地要立即行动起来,形成建设氛围,推进形象进度,在全县掀起美好乡村建设高潮。二是任务交底。做好规划工作,这只是个分号;要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地推进中心村建设,多保护生态,少硬化多绿化,注意区分中心村核心集聚区与辐射区、区分中心村与村庄整治点的区别。对重点示范村建设,要落实省市要求“确保今年年底、最迟明年第一季度基本建成”的硬任务,按照县里安排的建设时序表,落实好“11+4”的相关内容,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能快则快地完成建设任务。三是政策交底。在整合项目和资金上,按照整合项目来整合资金,以及集中投入、管理不变、用途不变、形成合力的思路,尽最大限度地做好结合文章,经过多次协调,整合了1亿多元的涉农项目资金,投向30个中心村。各乡镇、中心村要发挥主观能动性,与涉农单位主动对接,多渠道积极向上争取资金项目支持。在项目审报程序上,按照《关于整合涉农资金支持美好乡村建设的实施意见》(枞办发[2013]4号)要求,设置前置内审程序。在项目分配上要本着平衡、统筹原则,尽量向中心村以及向主干道路、主干河流、集镇集中。财政资金尽量调配2千万元左右,用于中心村建设。四是督查、考核交底。近期,将组织相关人员到各中心村进行督查,以后还将不定期地督查,并将督查情况进行通报。尽快出台县干联系和县直单位帮扶中心村建设相关制度,形成每个中心村一名县干联系,一个牵头单位负责,几个县直单位共同帮扶的推进机制。关于考核工作,要结合省、市考核办法,尽快出台考核细则,考虑采取奖补结合方式进行。
何正清、朱望林也就美好乡村建设工作提出了要求,强调美好乡村建设的关键是搞好规划,规划既要高起点,也要切合农村实际,符合农村特色。各中心村要严格按照规划进行建设,集约节约用地;要跟项目结合好,充分利用项目资金保障建设。
姜奎堂赴乡镇督查美好乡村建设
4月25-26日,县委常委、副县长姜奎堂,县人武部部长朱望林在县委办及县直有关单位负责同志陪同下,赴部分乡镇督查美好乡村建设工作。
姜奎堂、朱望林先后到官埠桥镇、会宫镇、义津镇、麒麟镇、浮山镇、横埠镇、金社乡、周潭镇、枞阳镇等中心村建设点察看,并要求中心村建设内容要符合美好乡村建设要求,按照规划,加快工程建设,确保按期完成建设任务。要做好结合文章,拓展筹资渠道,建立多元化投资机制,确保中心村建一个成一个,决不允许脱离实际,贪大求洋地建设,造成烂尾工程。要切合实际,因地制宜、因村施策,不能搞千村一面。要少硬化、多绿化,打造各具特色、风光旖旎的乡村景观。要加强产业支撑,切实发挥中心村辐射带动作用。
美好乡村“11+4”建设内容
中心村配置“11+4”,即11项公共服务设施(小学、幼儿园、卫生所、文化站、图书室、乡村金融服务网点、邮政所、农资店、便民超市、农贸市场、公共服务中心),4项基础设施(公交站、垃圾收集点、污水处理设施、公厕)。自然村配置“2+1”,即2项公共服务(健身活动场地、便民超市),1项基础设施即垃圾收集点。
稿件来源: 枞阳在线
|
编辑: 木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