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安在线5月18日讯日前,浮山摩崖石刻入选国务院核定公布的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录。 5月18日,枞阳县在浮山风景区隆重举行“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浮山摩崖石刻”揭碑仪式。
浮山是一个以火山岩洞和摩崖石刻为特色,并与河湖风光相辉映的风景名胜区。现为国家地质公园、国家森林公园、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安徽省风景名胜区。浮山摩崖石刻,位于浮山风景区内,与潜山县的山谷流泉摩崖石刻、休宁县齐云山石刻并称为安徽省三大石刻群。

浮山摩崖石刻
在浮山,峰峰可见题字,洞洞可览铭刻。据清代《浮山志》文献记载,全山共有摩崖石刻483段,摩崖造像30尊。其年代上至唐宋,下至民国。具有数量众多、分布密集、年代跨度大、作者广泛、书体兼备、形式多样等特点,呈现出流派纷呈、风格各异的艺术效果。浮山摩崖石刻具有书法艺术、雕刻艺术、文学艺术、历史地理等多方面的重要价值,是著名的书法宝库和珍贵的文化遗产。自古以来,前来参观、鉴赏的专家、学者、游客,络绎不绝。
1985年以来,文物部门多次对全山石刻进行了调查、登记、清洗、着色,现已成为皖西南地区的旅游新亮点。今年,浮山摩崖石刻入选第七批“国保”,填补了该县没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空白,对推动枞阳文物保护、文化旅游建设,促进枞阳文化品牌走向全国具有重大意义。(记者宋艺)
稿件来源: 中安在线
|
编辑: 木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