枞阳在线

枞阳在线网站 | 枞阳融媒体中心 主办

设为首页

简体 | 手机站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枞阳 >正文

2013枞阳:美好乡村建设在行动(三)

时间:2013-05-24 08:02:16

  汤沟镇黄仪中心村水清岸绿彰显灵性

  汤沟镇是古桐城“四大名镇”之一,自古以来商贾云集,地理位置优越,水路交通便捷,一直以省中心建制镇、安庆市发展乡镇企业十强乡镇和环境优美乡镇而远近闻名。而黄仪中心村就是这个镇的美好乡村建设中心村之一。黄仪中心村因历史悠久,建筑建设周期跨度较长,村域范围内建筑风格各异,在建筑风貌上显得较为杂乱。自年初,黄仪中心村被确定为我县第一批美好乡村建设中心村以来,该村以实现“乡村风情浓郁、村庄结构合理、功能配套完善、交通便捷畅通、村容村貌整洁”为基础,全面推进美好乡村建设工作。

  如今走进黄仪村牛岗整治点,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错落有序的房屋,在绿树丛荫的掩映下,显得格外美丽、雅致。新建的村民文化健身广场、停车场、花池、绿化带、竹园林、卫生厕所等一应俱全,呈现出一幅怡然自得的和谐画面。黄仪牛岗村是去年的村庄整治点,在黄仪村干群的共同努力下,在全县村庄整治工作中获得一等奖,彻底改变了村民的生活环境。今年黄仪村中心村被确定为枞阳县首批美好乡村建设中心村后,这里的村民兴高采烈,积极参与美好乡村建设,在“三清四拆”工作中,在家的劳动力全部无偿地投入到工作当中。黄仪村早在规划之初,就本着要以解决农民最急迫、最直接、最关心的实际问题入手,本着“钢要用在刀刃上”的原则,让扶贫资金真正解决问题,让农民切切实实得到实惠。

  早在今年2月初,黄仪中心村美好乡村建设就高起点、高标准规划,在规划过程中,让村民推选出的村民代表参与规划编制座谈会、方案汇报会和规划成果评审会,让村民切身感受到美好乡村建设就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主”。在整治过程中,检查验收工程质量时,村民代表也全程参与。由于该村规划早、行动快,5月16日,记者在黄仪中心村看到,这里的“三清四拆”工程已基本完工,崭新的路灯已树立在道路两旁,1000多米的组组通水泥路很快将完工,绿化面积已达1000多平方米。为发挥村庄生态优势,该村充分利用各种空间,见缝插绿,形成生态良好、景观优美的村庄。该中心村还针对周边水体较多的现状,对村庄周边水体进行整体疏通,使村庄水体串联,形成活水,保持水清岸绿,彰显村庄灵性。在这里,记者看到已清淤和硬化的长5.8公里的仪山中心沟,治理后的这条水体将使周边1800多亩农田收益。

  黄仪村党支部书记钱仲元说,美好乡村建设才刚刚起步,我们有信心把这项有益百姓的事办好,让村民的生活越来越美。 高春英


  横埠镇大新中心村开发出新家园

  走进横埠镇横埠经济开发区,镶嵌在众多企业厂房中间的秀美乡村——大新中心村便映入眼帘:一排排整齐划一的居民楼房,一条条纵横交错的水泥路面,一处处热火朝天的施工场面,一幅幅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美丽画卷在采访中徐徐展开。引领我们采访的左山居委会党支部书记周志明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2012年,这里的人均收入6460元,高于全镇水平。”

  大新中心村坐落在横埠经济开发区内,总面积1.4平方公里,包含三个自然村庄,属丘陵山岗地形,总户数338户1320人。

  该中心村被县美好乡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确定为首批美好乡村建设30个中心村之一后,左山居委会积极运作,成立了由书记任组长、两委班子成员及所在村民组组长为成员的领导小组,确定今年中心村建设的工作目标,并邀请了县规划设计院专家到现场进行堪察设计和规划。初步规划出来后,今年3月该村迅速召开了村民代表和党员会议,广泛听取村民代表和党员的建议,紧接着又召开了大新、左山两村民组会议,宣传发动村民积极主动投入到美好乡村建设之中,此举得到村民的热情响应和大力支持。

  据在施工现场监督的居委会主任彭桂生介绍,中心村内有一所小学,一所幼儿园,文化室、卫生室、敬老院、网络宽带、数字电视等公共设施齐全。今年来仅居委会在中心村建设方面就投资70多万元,在去年建设的基础上,新建了一个标准化篮球场和一处占地120平方米的休闲广场;建成5条水泥主干道、2条环村水泥路和6条环村砂石路;拆除危房及私自违章建筑8间420平方米,清理脏乱差卫生死角1800平方米,铺设下水道1300米,平整水泥路基0.9公里,粉刷墙面4200平方米,种植树木980棵。其它各项工作正按年初确定的规划在稳步推进。

  在谈到今后美好乡村建设如何稳步推进时,周志明书记说,美好乡村建设主要是实施“五大工程”:一是实施村庄建设工程。居委会把中心村规划作为龙头工程,着力引导人口集聚。在中心村建设上,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整体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配套,着力打造一批功能完备、设施齐全、环境优美的新型农村社区;二是实施环境整治工程。主要包括整治农村生活环境、改善农村生产环境、提升农村生态环境等;三是实施兴业富民工程。通过乡村产业的不断壮大来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四是实施土地整治工程。采取多种形式,促进土地集中连片,规模经营,建成更多的高标准基本农田;五是实施管理创新工程。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深入推进,村庄撤并和新建步伐加快,新型农村社区治理架构亟待探索和完善。 本报记者


  白湖乡桂元岔路中心村科学规划建管并重

  白湖乡桂元岔路口中心村被列为县第一批美好乡村建设村后,白湖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结合中心村庄具体情况,坚持以村庄建设、环境整治和农田整理为突破口,以提升群众生活品质为核心,以整合资源、加大投入和创新工作机制为保证,以着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度假、休闲为一体的具有白湖特色的秀美乡村为目标,以点带面,以面连线,认真谋划,精心组织,美好乡村建设持续推进。

  强化领导,落实责任。该乡成立了由乡长任组长,分管领导和联系村科干任副组长,建设所、财政所、联系村乡干、村两委相关人员为成员的领导小组,促进美好乡村建设工作顺利实施,并抽调相关人员进村入户开展工作。

  广泛宣传,统一思想。为了使群众思想统一到美好乡村建设上来,乡党委、政府通过各种形式宣传发动群众,针对群众的疑惑,讲事实,摆道理,耐心细致地逐户征询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积极引导他们参与规划编制,实现由“要我干”为“我要干”的转变,最终养成自觉行动。同时安排专人深入拆迁户、自建户家庭,为他们排忧解难,极大的调动了中心村庄群众的积极性,为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坚实基础。

  创新理念,科学规划。坚持因村制宜,建设具有特色的美好乡村。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依托现代农业产业发展优势,围绕兴业富民打造宜居宜业美好乡村。同时,请县设计院工程师到实地进行查看,结合集镇发展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合理安排建设布局,科学确定农村生产、生活、服务各区块的区域布局与建设规模,明确道路、垃圾、污水、改厕、绿化等各类项目建设的标准与要求,认真商讨研究,高起点、高标准编制完成中心村庄规划设计方案。

  加大投入,综合治理。美好乡村建设以来,该乡先后投入60万余元,按照规划设计的要求,以清除垃圾、杂草为重点,把视线范围内有碍观瞻的建筑物全部清理干净,并将中心村内树木进行修整,场地进行平整。共清理建筑材料、草堆等杂物10余吨;清理垃圾40余车,杂草2000多平方米;拆除围墙、棚舍11处,安埋排水管道800余米;协调用地2.2亩。

  建管并重,完善机制。在改变村容村貌,实现道路硬化、村庄绿化、路灯亮化和环境美化的同时,该乡积极探索推广农村社区物业管理,以求从根本上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与生态环境。并实行县、乡、村三级管理机制,对美好乡村建设的日常工作实行监督,每天安排专人对美好乡村建设进行督查检查,抓进度、找问题,确保美好乡村建设按序时进度持续进行。 芮雪


  OU山镇大凹中心村党员突击队清理环境

  清扫,搬砖,锄草……5月14日下午,护国村大凹中心村村口活跃着一群卖力劳动的身影,这是由护国村20余位党员干部组成的美好乡村建设党员突击队在清理村庄环境卫生。

  该镇从谋划宣传,到分步实施,力求工作率先启动,尽早取得实效,狠抓各项任务落实。

  强化领导,全盘谋划。为切实抓好美好乡村建设工作,镇成立党政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书记任常务副组长的领导小组,安排一名懂业务的副镇长专抓一线具体工作。县规划设计院于今年元月份派员到护国大凹中心村现场进行测绘勘察。目前规划文本已编制完成,该镇已按照规定的要求向县政府进行了报批申请。护国大凹中心村还成立了村民理事会,选用能人大户、较高威望的村民担任理事,充分发挥他们在群众中的影响力,通过他们了解群众想法,通过他们向群众传达相关政策,使村民理事会真正成为联系领导小组和群众的桥梁和纽带。

  深入宣传,营造氛围。该镇通过召开动员会、座谈会,印发致群众的一封信及悬挂横幅等形式,让群众最大程度地了解美好乡村建设目标任务及意义,了解美好乡村建设的基本内容、基本要求、基本原则,并倾听群众心声,让群众根据实际情况为美好乡村建设建言献策,让群众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来;在建设过程中做好“三结合”:注重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注重与和谐社会建设相结合,注重与幸福家庭建设相结合,形成“人人是美好乡村形象,处处是美好乡村环境”的良好氛围。

  紧张快干,全面实施。护国村两委根据美好乡村前期工作安排,组织村民理事会成员进行了实地走访察看,对中心村内列入三清四拆范围的进行了登记。理事会成员实行联系户制度,落实责任制。发动村民主动清理房前屋后垃圾、柴草,拆除不符合要求的围墙、猪圈、厕所。对农户自行拆除的破旧房屋村里给予一定补偿。目前,已清理垃圾、柴草、杂物35吨,拆除危房13间,拆除厕所2座,并聘请3-5名保洁员,进行长效保洁。村两委现正在实施改水改厕工程。 何朝乾胡建勋


  老洲镇永久、文一、下码头中心村农民理事会全程参与

  5月13日,记者在老洲镇王套村永久中心村建设现场,看到一台大型挖掘机,伸出长长的铁臂,清除杂草堆和垃圾堆,呈现出一片热火朝天的建设景象。县规划设计院的负责同志正与镇村干部一起现场研究该中心村规划设计完善工作。

  据王套村负责人介绍,王套村永久中心村总户数450户,人口1554人。美好乡村建设工作开展以来,该村及时成立理事会。农民理事会既对乡村建设过程中出现的矛盾纠纷及时主动进行调处,又对乡村建设的资金、进度、质量等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监督,确保群众认可。每作出一项决策、每启动一项工程、每采取一项措施之前,理事会都首先听取群众意见,都让农民拿主意,办农民想办的事,保障农民切身利益,充分体现农民在村庄规划中的主体地位,激发了广大农民共建家园的热情。

  建立机制,发挥作用。通过拓展渠道和搭建平台,开展环境卫生集中整治行动;通过走访老党员、老干部等,发放宣传倡议书,营造良好的美好乡村建设工作氛围。全力做好贴近农民生产生活实际的宣传引导工作,积极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变“要我建”为“我要建”,把美好乡村建设真正变成农民自己的事。

  据了解,目前该村“三清四拆”等相关工作正在紧张有序地进行中,谈到下步工作安排,该村负责人说,将按照省、市、县相关部署和规划要求,把村永久中心村建设得更优美、更整洁,积极打造“生态宜居、文明和谐”美好乡村。

  该镇与王套行政村永久中心村一起被确定为全县美好乡村建设第一批中心村的,还有沙池行政村文一中心村和联合行政村下码头中心村。为建设好中心村,该镇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建立班子成员及联系村干部包村包片制,进一步明确责任;制定详细的宣传方案,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宣传,并组织联系村干部深入各村,上门宣传,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结合村庄整治工程、农村清洁工程、农村危房改造工程,建设美好乡村。一是做好前期规划工作。美好乡村建设的着力点是村庄建设、环境整治、产业发展,必须以规划为引领,彰显特色,高起点、高标准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新农村。该镇三个美好乡村建设中心村已全面完成了前期地形测绘工作,正在与专业的规划设计部门对接,听取各方面专家的意见,结合中心村的自身特点,因地制宜设计一套切实可行的规划设计方案。按照上级的进度要求,因地制宜,科学布局,做到了不大撤大建,不乱撤乱建。二是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这三个中心村分别召开了由村民组长、村民代表、党员等参加的大规模的宣传动员大会,让他们都参与进来,都成为建设美好乡村的主人,再通过他们向广大的村民做宣传发动,使每个人都真正意识到建设美好乡村就是建设村民自己的美好家园。

  老洲镇下一步在建设美好乡村中,抓好中心村示范建设,明确各中心村的实施规划,激发农民群众参与建设的积极性,配置基本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力争早见效果、早出形象;健全工作推进机制,深入开展美好乡村建设政策、工作动态、建设成效的宣传,充分调动各方的工作积极性,形成工作合力,把老洲镇建设成为一颗璀璨的明珠。 王传宝王章志


  官埠桥镇新屋中心村扮靓县城北大门

  官埠桥镇黄华村新屋中心村是枞阳县首批美好乡村示范点之一,该中心村位于枞铜路两侧,辖7个村民组,总户数159户,人口622人。为实现“生态宜居村庄美、兴业富民生活美、文明和谐乡风美”的总体目标,该中心村美好乡村建设的总体思路是:以村部所在地先进组为核心,将开发区内所在安置点作为发展点,以境内枞铜路为发展轴,构建一个配套设施完善、居住宜人的江淮乡村。

  依靠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建设美好家园。为保障美好乡村建设顺利进行,官埠桥镇成立了以书记为政委、镇长为指挥长的美好乡村建设指挥部;黄华村成立了以村支部书记为组长的美好乡村建设领导小组,下设工程组、矛盾协调组、质量监督组,确保各项工作按时按质按量完成。为充分发挥群众的积极性,村里成立了美好乡村建设理事会,由村民推荐村里有威望的村民担任理事,这些理事不仅及时地把国家相关政策传达给村民,也把村民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反馈到村里。为发挥党员的带头模范作用,还成立了临时党支部,党员们不仅在工作中带头出资、出力,在“三清四拆”过程中上门做村民的思想工作、化解矛盾纠纷也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如今,新屋中心村村民的思想都发生了很大变化,由当初抱着无所谓的态度,转向积极支持美好乡村建设,他们都说:这是改善我们自己的居住环境,该干啥的就干啥。

  积极筹措资金为建设美好家园提供保障。官埠桥镇是县城的北大门,黄华村新屋中心村美好乡村建设规模大,占线长,资金缺口较大。据官埠桥镇分管美好乡村建设工作的副镇长许德中介绍,现在整合各类涉农资金共计100多万元,全部投入美好乡村建设工作之中,但这还远远不够。目前,镇政府除了自己拿出部分资金外,还在积极向上争取一些项目资金。村两委班子充分利用县车管所坐落在本地以及枞铜路这一重要交通通道的特殊地理位置,积极招商引资,拟引进占地86000平方米的汽车商贸城,壮大村级产业,为美好乡村建设提供坚实的经济基础。

  整治村容村貌建设居住宜人的江淮乡村。在实施农村清洁工程中,该村倡导“户分类、村收集、县集中处理”的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模式,大力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与无害化处理工作,彻底改变以往垃圾随手乱扔的陋习,实现村庄保洁常态化。在“三清四拆”工作中,清除路边、河旁、村口、房前屋后等地的杂物、草垛、建筑垃圾等,做到村容村貌整洁有序。截至5月14日,该中心村共拆除违章建筑580平方米,清理垃圾杂草35吨,道路硬化830米,房屋整修美化2.1万平方米。

  黄华村党支部书记李付华说,黄华村的干群将全力以赴,按照适用、安全、经济、美观的原则,将黄华村打造成居住宜人的江淮乡村,扮靓县城北大门。 高春英


  汤沟镇西郊中心村推进综合配套建设

  如今,走进汤沟镇中心村西郊中心村,村组路边、房前屋后、河沟、废塘、田渠……不见垃圾,到处呈现一派干净整洁景象。自美好乡村建设工作实施以来,该中心村从整治农村生活环境,改善农村环境和提升农村生态环境入手,全力推进美好乡村建设。

  该村在美好乡村建设工作中,以增加农民收入、提升农民生活品质为核心,以村庄建设、环境整治和农田整理为突破口,以解决农村居民生产、生活最基本的安全问题和改善生活环境所必需的基本条件为重点,突出对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公共环境的整治和改造。为改善和提升农村生态环境,该村美好乡村建设结合农业开发、农田水利建设、土地复垦等项目,推进田、水、路、渠综合配套建设,大力推进村庄园林化、家庭花园化、道路绿荫化建设。截至目前,该村已完工危房改造97户;投资6.6万元,安装太阳能路灯9盏,电力路灯8盏;投资20余万元,实现道路硬化1000米,绿化面积2600平方米;投资12万元,新建文化广场1处。 吴继华


  金社乡光明、王岗中心村项目带动村庄建设

  在推进美好乡村建设中,金社乡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落脚点,着力改善农村人居、人文环境,科学规划,因地制宜,加大投入,致力构建人文美好乡村,提高村民生活质量。

  连日来,金社乡枫冲村境内到处一派热火朝天的建设场面,徽派建筑公厕项目在加班加点建设、道路排水沟工程进行扫尾工作、绿化美化和清洁工程项目建设工作正在有序推进。王岗中心村环境整治、水系治理、风貌整治、古建筑祠堂和四合院保护修缮等工作正有条不紊的推进。

  该乡在美好乡村建设中,突出枫冲、杨市两个中心村建设,采取乡村互动、项目带动、居民参与的原则进行,注重把握细节,突出人居、人文特色,按照尊重自然美、注重个性美、构建整体美要求加快推进。积极引导广大村民参与实施“三清四折”整治,充分发挥村民的主体地位,逐户征询意见,统一思想,达到共识。整合相关资源,加大对中心村资金支持力度。除用好现有资源,积极争取新的资金与项目,竭力支持中心村发展生态农业、低碳农业、绿色农业,建设美丽家园。同时,积极引导涉农业部门和企业、团体等社会力量广泛参与支持,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形成政府推动、农民主体、企业等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的格局与机制,着力打造宜居、宜业、休闲为一体的人文美丽乡村。

  据悉,该乡根据中心村整体规划,采取一事一议方式,让群众知晓项目、参与项目、监督项目,快速启动并加快推进中心村环境整治、基础设施、水系整治和绿色提升等项目建设,确保如期完成中心村建设工作任务,致力改善农村人居、人文环境。

  目前,该乡枫冲村已拆除围墙9处、草堆20处、违规搭建铁棚4处、厕所16座,清理垃圾50余车,修建排水沟2000多米,新铺筑长1500米、宽3米、厚20厘米的水泥路,架设太阳能路灯5盏,建造公共厕所一座等;杨市村正加快中心幼儿园及道路项目建设,启动危房改造、改水改厕等项目建设。 吴志敏

稿件来源: 枞阳在线
编辑: 木子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律师声明 | 广告服务 | 举报纠错

枞阳在线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皖ICP备0750286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4120200050 皖网宣备090007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3408230200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