枞阳在线

枞阳在线网站 | 枞阳融媒体中心 主办

设为首页

简体 | 手机站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枞阳 >正文

枞阳打造美好乡村“升级版”

时间:2013-06-06 07:54:05

  核心提示:建设美好乡村,就是要着力打造地域品牌,对外展示形象,打出吸引人才、资金、项目的靓丽名片;对内凝聚力量,增强全县人民的自豪感、荣誉感,进一步形成推动加快发展的强大“人气”和参与区域竞争的强大“气场”,力争在新一轮竞争发展中提升地位、扩大影响。

  走进浮山镇浮渡中心村,呈现在眼前的是:一条条宽阔整洁的水泥路伸向远方,一杆杆太阳能路灯造型别致,一幢幢徽派民居庭院掩映在绿树丛中,一处处健身广场上活跃着村民轻快的舞步……

   这是全县美好乡村建设的一个缩影。2011年以来,全县高标准完成了92个村庄整治点,建成了一批风景秀丽、独具枞阳特色的美丽村庄,为全县美好乡村建设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积累了一定经验。

   2013年,全县美好乡村建设按照“主建点、整治线、打造片”的思路,以中心村和环境整治为突破口,选择了30个中心村进行建设,其中7个为重点示范村,同时启动沿浮山风景区和铜安路两条美好乡村示范带建设,加强集镇所在地及主干道路沿线的环境整治,致力打造具有枞阳地域特色的美好乡村“升级版”。

  主抓“一个龙头”高标准编制规划

  着眼长远发展,采取以县为主、专业机构支持、农民群众参与的方式,本着因地制宜、彰显特色的原则,高标准修编了村庄布点规划和30个中心村建设规划,县财政安排专项补助资金。在规划编制过程中做到“四个结合”:一是与原始生态结合。保持乡村原始地貌特征,坚决不推山、不填塘,不砍树,不搞大拆大建,不搞“千村一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多绿化、少硬化,保护“青山绿水”原始生态。二是与人文景观结合。枞阳文化底蕴深厚,历史名人古迹较多,在规划时重点加强对古村落、古民居、古建筑等修缮和保护。如周潭镇中院中心村在规划设计中,保护并突出了省级非遗——东乡武术以及一些古建筑的特色。三是与产业发展结合。将产业发展作为中心村建设的关键,规划了一批特色鲜明的农业生产基地和不同类型的生态观光旅游乡村。如浮山镇浮渡街中心村依托国家4A级旅游景区,在规划时找准定位,突出发展乡村旅游业,着力打造特色风情小镇。四是与农村实际结合。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尽量贴近农村生活实际,反复考量,坚持将中心村建成实实在在的“枞阳版”美好乡村。

  主攻“一大难题”多渠道筹措资金

  坚持多措并举,建立多渠道筹资机制,切实解决好资金难题。一是充分整合涉农项目资金。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各记其功、形成合力”原则,大力度整合各项涉农资金,今年的整合项目资金盘子已全部对接落实到位。同时,县财政计划今年拿出1800万元左右专项资金进行奖补。二是多方筹集民间资金。充分调动群众参与美好乡村建设的积极性,开展“筹资筹劳”行动,推行县直单位帮扶、村企共建、委托代建等方式,撬动民间资金投资美好乡村建设。难能可贵的是,浮山镇在外创业有为的邹文正老板怀着回报家乡的梦想,积极回乡投入建设。现任江苏省江阴市建筑劳务公司总经理的邹文正,在枞阳投资建设过财富广场,今年他投资1亿元新建枞阳县浮山农业生态观光园和特色风情步行街,项目规划已编制并经县政府批复,工程正全面开工建设。三是创新投融资平台建设。鼓励各地成立美好乡村投融资公司等新型农村建设融资机构。汤沟镇等地已成立了美好乡村投融资公司,正逐渐发挥效用。

  强化“一大支撑”大力发展特色产业

  一是以“一村一品”为方向,发展规模化农业。深入实施农业产业化“6411”转型倍增工程,促进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培育发展一批特色鲜明的规模化经济果林、特色蔬菜、特种水产、生态养殖等生产基地,提升村级集体经济实力。二是以优质资源为依托,打造特色产业。充分利用浮山、周潭大山、白云岩、岱鳌山等丰富的旅游特质资源,大力发展休闲度假、生态农业观光、民俗风情体验等乡村旅游业。利用我县西部已有的苗木花卉传统产业,全力推进麒麟、义津、钱桥等地建立苗木花卉产业基地。利用境内湖泊资源,大力发展水产养殖产业。同时,结合乡镇工业功能区,大力发展工业企业,引导农民就近就地就业,促进农民增收,为美好乡村建设提供持久支撑。

  制定“一套政策”全方位保障建设

  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美好乡村制度建设,相继出台了《关于全面推进美好乡村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整合涉农资金支持美好乡村建设的实施意见》、《农村垃圾处理办法》和县干联系、县直单位帮扶等文件制度,以及宣传报道、信息报送等有关常态化机制。加大督查实效性,出台了督查工作方案,实行工作开展情况周报告制,并以电话、手机信息平台通报督查情况。同时,也在积极酝酿研究科学、有效的考核办法。

   2013年全县美好乡村建设必须做到“三个确保”,即确保今年底基本建成7个重点示范村,确保其它中心村按时序扎实推进,确保沿主干道路、沿浮山风景区初步形成示范带效果。计划到2016年,建成100个左右中心村;到2020年,全县所有中心村全面建成。 黄勤叶学挺朱文格

稿件来源: 枞阳在线——枞阳新闻周刊
编辑: 木子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律师声明 | 广告服务 | 举报纠错

枞阳在线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皖ICP备0750286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4120200050 皖网宣备090007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3408230200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