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社乡农民张广斌流转土地多,是我县有名的种粮大户之一,我老早就希望他能申办家庭农场,成为真正的农场主。”5月28日,县工商局负责人向县政府分管领导汇报全县家庭农场发展情况时,县分管领导表达了这一心愿。
6月2日,该局相关业务同志驱车前往张广斌的经营场所金社乡鳌山圩。进入圩区的道路逼仄,车辆颠簸前行时,路旁的树枝不时伸进车窗,扫得人面庞刺痛,但工作人员全然不顾,不停地商讨如何帮助服务对象。
“今天周末,做梦也没想到你们还真的到现场来指导我办理家庭农场,太感谢了。”见工作人员赶到,张广斌立即停下手中的活儿,笑吟吟地从田间地头跑过来寒暄。
在张广斌的引领下,我们来到鳌山圩。站在圩埂上,放眼望去,一边是水面宽阔的白荡湖,湖水波光粼粼、烟波浩渺,极目处水天一色。另一边,是他流转的土地,一望无垠的平整土地上机器轰鸣,它们或耕田、或播种;田埂上,银杏树成排成队,意杨树挺拔高大;田边的池塘里,鸭群列阵,叫声震天;田野上空,野鸟悠然自得,或俯冲、或滑行、或站立田里看老农耕作,好一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田园风光。
“我现在共流转土地3200亩,每年种植水稻、小麦各一季,种植各类树木5万余株,养殖鸭子2万余只,拥有农机具50余台。”就在工作人员啧啧赞叹土地规模时,张广斌介绍道,“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出台后,我就一直准备办家庭农场,但是不知道怎么办,也一直没想好家庭农场取什么名字。”
“这里是鳌山圩,圩区田野广袤,土地是金色的,稻谷、小麦熟了也是金灿灿的颜色,你用‘金鳌’做字号名称,定能给人无限想象你农场规模、效益的空间。”一名工作人员建议道。
“我苦思多日都没想到好名称,这下问题解决了。”张广斌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办理家庭农场需要提供哪些手续,这个我一点儿也不明白。”张广斌接着追问道。
“这个你不用急,我们把办照的表格都带来了,等会指导你一一填写。”一名工作人员回答道。
随后半个多小时,工作人员耐心地指导其填写表格,帮助其草拟场地证明,并把需盖章的材料和提供的复印件一项项写在纸上,一目了然。
“家庭农场往后要继续发展壮大,你除了要走信息化、现代化发展道路之外,还必须一心为民、让利于民。”准备完登记材料后,就如何进一步发展壮大家庭农场,工作人员同张广斌在圩埂上畅谈起来。
“如何让利于民?为何让利于民?”张广斌不知缘由,急切地问起来。
“比如,把国家的种粮补贴拿出部分返还给被流转土地农民,雇佣被流转土地农民到你农场打工,每年资助特困农户,等等。你善待农民,农民一定会善待你,就愿意把更多的土地流转给你,到时候农场不发展都难。”工作人员解释道。
“这是好思路、新思路!”张广斌边说边不住地点头。突然,他停下脚步,凝视着远方的广袤田野,若有所思。
6月3日,张广斌十几分钟就在县政务服务中心工商窗口领取了“枞阳县金鳌家庭农场”营业执照。县领导多日的心愿也得以了却。
“这是我局第十次去一线指导办理家庭农场了,往后将一如既往。”该局负责人表示。(章洋)
稿件来源: 枞阳在线——枞阳新闻周刊
|
编辑: 木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