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选派干部,我很荣幸能被评为县优秀共产党员,面对“优秀共产党员”这个殊荣,我的心情除了激动之外还有一丝忐忑。因为我只是做了一个普通党员应该做的事,而组织上却给予了我这么高的荣誉,这让我备受鼓舞。
记得去年单位领导找我谈话,让我去农村工作时,我顾虑重重,因为没有农村工作经验,怕干不好工作,反而影响当地发展。下派到村之初,面对陌生的工作环境、陌生的人员和陌生的角色,我不知从何下手开展工作。甚至有人在背后说:“一个二十几岁的小姑娘,还能干出什么事来?”听到这些,我当初的积极性和新鲜感几乎全然消失,甚至后悔下派到村任职,有打退堂鼓的想法。后来我想,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就要有克服困难、敢于挑战的精神,就要有接受组织挑选、服从组织安排的志向。正是这种精神让我转变了思想,调整了心态。我主要做到了三点:一是在思想上“扎根”,树立服务农村、建设农村的坚定信念,尽快适应到农村工作,尽早转变角色,全身心的融入到农村工作中去。二是在能力上“充电”,认真学习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惠民措施,村级工作业务知识等等,增加知识储备。三是在方法上“下沉”,一户户地进组入户,走访群众,广泛征询对村工作的意见和建议,近一个月内,我走访了全村近85%的农户,在较短的时间内对云岭村里各项工作有了比较客观、全面的认识,云岭村在我面前也不再那么陌生了,这也为我在农村工作打下了基础。
刚到村工作不久,我在走访中听说杨媛媛同学家庭十分贫困,就到该生家中进一步了解情况,杨媛媛同学2012年被铜陵学院录取,但因为父亲轻度智障,母亲双目失明,家庭无经济来源,面对高额的学费,该学生甚至放弃了上大学的想法。我知道此情况后立即回到选派单位后找到县农委关工委领导,为该学生争取贫困补助5000元,我个人也赠送了她少量生活用品,并邀请她去我家里做客吃饭,告诉她在大学校园里要努力学习,全面发展。
云岭村属丘林地带,山多地少,耕地贫瘠,农业经济效益低下。为发展村集体经济,我与两委一班人经过论证后,通过对西山林场对外发包、兴办经济实体等方式,积极开发油茶种植,成立了油茶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同时,积极支持民营经济的发展,晴雨太阳能厂和林场茶叶生产、家禽养殖厂先后在本村落户,解决了当地50多名的劳动力就业问题,增加了农民收入,2012年,村民人均收入达到5600元,高于金社乡平均水平,村集体收入比往年也有所增加。为帮助农民增产增收,节约生产成本,我多次往返于选派单位与选派村之间,邀请了专业技术人员对云岭村的耕地进行测土配方,并在选派单位为争取了10吨的测土配方肥料,免费发给全村种植户,实现了农业经济当年增效的目标,户均增收达300多元。
为改善农村基层设施环境,方便群众出行,我把多跑项目、多争资金作为任期目标的重要内容之一。为了跑项目、争资金,我曾一次次被“拒之门外”,一次次吃“闭门羹”,但我从不气馁。一年来,在选派单位和其他单位的大力支持下,共争取资金近40万元,安装了村部沿涧至二塥丁院街道46盏太阳能路灯,“美化、亮化”了农村,有效地推进了新农村建设;对西山(小二型)水库进行了除险加固,满足了农业农田灌溉,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对七松组、崇岭组两个台区实施了电改,保障了用电安全、稳定;建设了森林防火瞭望台,为森林防火工作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保证了防火安全;对享堂组进行了村庄整治,并获得一等奖;对章洼、半街总长1.5公里土路进行了沙石垫层等等。为将好事做好,保证工程的进度和质量,在这些工程建设过程中,我经常放弃节假日,与村两委班子成员一道,做到全程跟踪服务、全程跟踪监督。工程做好了,村里的道路变平了、变宽了,村庄变绿了、变美了,乡亲们却说我变黑了、变瘦了,但我却觉得与群众更近了、更亲了!
稿件来源: 枞阳在线
|
编辑: 木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