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桥镇大塘村低保户伍某早年死亡,丢下重度残疾的妻子和一个未成年的孩子。2011年伍某孩子上大学后家庭经济负担更重了。民政部门不仅及时给这家办理低保,还支付了孩子大学的学杂费。像这样的享受低保政策的低保对象,我县今年有近四万人。
进一步提高保障标准。2013年我县农村低保标准提高到2100元,全县农村低保对象共39097人,保障面达4.53%。A、B、C类农村低保对象年人均补差标准提高到1740元、1620元、1380元。官埠桥镇宋马村村民许某,早年父母双亡,现孤身一人,家庭经济十分困难。去年7月份他患上胆管细胞癌,手术治疗需3万元。由于许某多年在外流浪,未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根据县领导指示,县民政局和官埠桥镇、宋马村多次协商解决该同志医病困难。
加强动态管理,实施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分类施保。3月份,县民政局下发了《关于2013年农村低保动态管理工作的通知》,各地按照农村低保操作规程,对2012年纳入的农村低保对象进行重新申请评议,重新审核认定,确保保障对象能进能出、保障金额能升能降,重点把握好民主评议和张榜公示两个环节。各乡镇均成立了城乡低保动态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召开了农村低保动态管理工作会议,每个村均安排了乡镇领导和包村干部负责农村低保核查复查工作,大部分乡镇下发了专门的文件。实施动态管理后,重点解决了低保指标分配、(原)村干部享受低保、优亲厚友、干部亲属违规“吃低保”、“拆户”、“并户”、“平均分配,按人施保”等违规现象。动态管理进退比率20%左右,净减人数903人,低保对象人数由2012年40000人减少到39097人。4月12日至4月20日,该局组成三个低保五保动态管理工作督查组,分赴各乡镇进行督查。对督查时发现的各乡镇、村农村低保工作发展不平衡等问题进行及时整改。
加强资金管理,低保资金实行社会化发放。2013年农村低保资金按上年人均补差提高10%(即月人均补差132元)进行预算,预算总额扣除上级财政补助基数(不含一次性生活补贴)的差额部分,全额纳入县财政预算。农村低保资金由县财政农村局委托金融部门通过涉农资金“一卡通”打卡发放。1-6月份共发放农村低保资金3897.68万元,月人均补差达166.2元。
加强制度和信息建设。按照省市有关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县民政局进一步完善了我县农村低保工作相关配套政策。3-4月份,结合农村低保动态管理工作,两次组织各乡镇民政办工作人员进行了业务培训,并对低保档案进行全部更换整理,做到一人一档,一村一盒,一乡一柜。5月份,对我县农村低保对象分类情况进行了一次全面摸底排查,并进行了分类汇总。 本站记者
稿件来源: 枞阳新闻周刊
|
编辑: 王长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