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县今年农村沼气民生工程任务是户用沼气1020户,分布在10个乡村服务网点。总投资432万元,其中中央投资249万元,省级配套69.28万元,县级配套13.32万元,农户自筹97.4万元。截至7月上旬,已完成户用沼气990户,乡村服务网点9个,完成投资额410万元,占任务数的98%,共涉及全县14个乡镇22个村。
加强宣传培训和督查调度,让户用沼气进入寻常百姓家。截至6月底在义津镇高升、新安、麒麟镇阳和等项目村开展4期户用沼气培训班,培训320人次,对沼气技工也进行了集中培训,加大沼气安全知识宣传,确保安全生产,安全使用。在沼气建设较集中地项目村醒目位置悬挂“农村沼气民生工程示范村”标识,让农村沼气民生工程家喻户晓,人人明白。
为确保农村沼气民生工程建设质量,县能源办对已建和在建的农村沼气民生工程进行全面检查,不定期深入到正在建的项目村,做到每口池必到,每个户主必见,面对面宣传沼气安全使用知识,并当场填写便民联系卡,进一步夯实农村沼气后续服务工作;统一定制并发放“枞阳县2012年度(国债)民生项目沼气示范户”标牌,统一印制并发放“农村户用沼气安全使用服务手册”。检查结束后再进行一次督查,督查整改是否到位,确保户用沼气建一口成一口,使用一口。
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把“小沼气”变成“大民生”。以沼气为纽带,把沼气建设同建池农户的主导产业有机结合,农村庭院经济综合生态模式初步形成,带动了优势产业的协调发展,使沼气真正成为农民增收的“钱罐了”。如义津镇高升村村民吴成国发展“猪——沼——菜”、官埠桥镇龙桥村村民陆芳明发展“猪——沼——茶”、钱桥镇大塘村村民姚银祥发展“猪——沼——苗木”、“猪——沼——果”等,实现了农业生产无害化、家居环境清洁化、农民生活富裕化。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十分明显。农村沼气建设“三分建、七分管”,目前我县已建户用沼气1.4万户,80%已到维修期,为确保户用沼气民生工程持续发挥应有效益,能源办拟安排赴省主管部门推荐的黄山市屯溪区“保姆式”服务模式,拟购置沼气应紧服务车,解决户用沼气大出料;购置大功率出料车,解决养殖小区和联户沼气以及大中型沼气工程大出料问题。完善县、乡镇、村服务网络,在沼气池比较集中的乡镇设立区域综合服务站,统一印发明白纸,统一印发便民维修服务卡,做到出了问题有人管,出了故障有人修,确保户用沼气长久使用,发挥民生工程最大效益。组织开展一线技工“互比互看”活动,互相学习,让他们当一次“裁判员”,不讲长处,讲不足,使全县农村沼气民生工程迈上一个新台阶。 刘伟群黄达奇
稿件来源: 枞阳新闻周刊
|
编辑: 王长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