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县美好乡村建设第一批安排30个中心村,其中7个重点示范村。去年已落实专项资金1630万元,整合资金9621万元,计划今年投入专项资金1800万元,整合资金10061.2万元。截至7月底,各类美好乡村建设资金已实际到位14133.3万元,其中省级资金10295.6万元,县级资金2579.5万元,农民自愿投入资金1048.2万元,其他社会投入210万元。
全县30个中心村的各项工作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以“发展新产业、培育新农民、建设新村镇、美好新环境、提升新生态、树立新风尚、健全新机制、形成新活力”为主要内容,以“多方整合、多面筹集、多元投入、多层监管”为重要手段,以“增加农民收入、提升生活品质、实现人生梦想”为最终目的,我县美好乡村建设做到“三个坚持”:
坚持和谐规划,尊重农民意愿。多方听取农民对规划的意见,和谐规划,规划一经形成,就确保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如钱铺乡钱铺村在规划时将听取农户意见,将钱铺中心学校门面6户人家纳入规划,多修了30多米的水泥路,接到这6户人家门前,也接通了民心。
坚持因地制宜,凸现地域特色。结合村庄特点,因地制宜,加强分类指导,在建设模式上不搞一刀切,在工作进度不搞齐步走,在资金分配上不搞平均摊,彰显生态优先,突出农村特色。确立一个主题,从脏、乱、差治起。维护好每一处古迹,保护每一棵古树,修护好每一条沟渠,绿化以本土花草为主,不求新、奇、怪、贵,而要实、美、简、廉。如义津镇朱公村梅庄中心示范村依托枞桐公路两侧,结合农业综合开发,改善基础设施,打造园区型示范村,中心村工业产值达1.5亿元。
坚持贴近实际,着力改善民生。美好乡村建设贴近实际,不搞大拆大建,从农民的房前屋后做起。如横埠镇横山村马东中心示范村先后拆除危房22户22幢,重新规划重建,拆除户外畜禽舍112间,拆除占道、破损围墙200米,迁坟31冢,坑宕填埋整理11处,清淤当家塘口1口,拆除村民自建厕所78座,村庄主次干道两侧绿化树木680棵,种植本土花草600株,修建花池36个,安装路灯18盏。该中心村农户还自愿出资对自家房屋“穿衣带帽”,使广大农民兄弟更直接、更深动的感受到美好乡村建设取得的成效,更舒畅、更舒心的享受到美好乡村建设带来的实惠,从而更自觉、更主动的投入到美好乡村建设中来。 本报记者本报特约记者
稿件来源: 枞阳新闻周刊
|
编辑: 王长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