枞阳在线

枞阳在线网站 | 枞阳融媒体中心 主办

设为首页

简体 | 手机站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枞阳 >正文

农电工张国华的芬芳人生

胡玉堂 鲍 斌

时间:2013-09-11 09:55:53
 

  “每个人心里一亩田,每个人心中一个梦,用它来种什么,种桃种李种欢乐!”

  在枞阳农电工队伍里,有这样一位员工,他叫张国华,中共党员,今年48岁。在电力企业近三十年的时光里,播撒汗水,辛勤工作。

  服务邻里朋友

  收获踏实和安心

  1986年家乡官埠桥镇岱冲村通电,张国华成了一名农村电工。那时起只要是谁站在他家对面的小山顶上喊一声“张国华,我家没有电了”,他立刻就放下手头的事情,挎上工具包就去维修;农忙季节无论家里的农活如何忙,只要有客户临时打水、脱谷需要用电,他必定到场,因为除掉提供用电服务,还担心着乡亲们的安全;每年大年三十晚上的年饭,他都是在傍晚五点钟就早早地吃完晚饭,将工具包和照明灯具装备准备好,六点钟前准时出现在配电房,此时正逐步进入用电高峰,千家万户欢度佳节之季,他在“听”变压器的声音,“记”电流、电压表的数值,"查"配电设备的发热情况,有些客户节日里的负荷大出现用电故障,他就上门服务,“无论如何不能让客户年三十晚上摸黑的呀”。

  “号码百事通”

  收获理解和信任

  身处在农村供电所的营业窗口,面对的客户形形色色,文化素质、年龄结构千差万别,有不识字的、有留守老小、有残疾人甚至还有聋哑人的、还有个别喝点酒找茬的,尤其是农民赶早市时一来一大串,造成短时间的拥挤,有三次官埠桥点等台区的客户在收费早高峰失去耐心、不愿排队,也不愿去了解供电员工的工作,对他们恶语相加甚至差点动了手。面对这种简单的工作但又复杂的局面,除掉心理上的忍受和对不同的群体用不同的接待方法外,为了在缴费高锋时节省一下客户的时间,最好的办法就是苦练基本功,他先搞清并记住双新台区105号的一位哑巴,再逐步地记住老、弱、残等特殊群体的所在台区和户号,对客户的相关信息熟记于心,随着工作时间推移,慢慢的连大部份普通客户的户号也能准确记住。终于,他的收费速度越来越快,如今已记下差不多两千户的户号,同事们亲切地称他为“号码百事通”。客户对于他的工作乃至于供电所的整体工作的满意度也得到提高。后来,听说他事假和换岗的时候,缴费期中许多客户总还在他坐席的柜前等候,直到其他收费员提醒“张国华休假(换岗位)了,请到这边缴费”后才去换窗口缴费,更有固执的客户说“等他明天来上班,我再来缴费”。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收获坦荡和从容

  这些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外出打工者年年回家都变样,建新房的、买轿车的比比皆是,同乡家里条件都很好,而张国华,上有老、下有小的,收入只能是年保年的过日子,每天骑着那个声音很大、力气却很小的有着十多年工龄的老摩托车。也想让全家人过得好点,但他信奉“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他所管理的台区杜绝“人情电、关系电、权力电”,低压线损率比别的台区一般要低5至6个百分点;有要好的朋友无意中问:你从事农电工多年,要名没名要利没利,你后悔吗?他想了想说,在近三十年的农电工生涯里,我还真的没有感觉到后悔,因为从来也就没有去想过得失,要是与其他人相比,条件好的比我多,但也不乏条件差的,何况一进入工作状态我就感到无比的充实呢!我在收费岗位没有乱收过一分钱,在管理岗位没有随便吃过客户一顿饭,我从从容容、坦坦荡荡,活得宽心。

  自老父去世后,年近八旬的老母亲长期住在他家,前些年老人得了慢性糖尿病后,经常送县医院检查,有时还得住院,他白天上班、晚上陪护,再委屈也不能委屈了老人家。家中种了三亩多土地,妻子长年身体不太好,家里的事情张国华起早摸晚的做,晚上戴着矿灯去给油菜小麦施肥、稻谷脱粒,是经常的事。

  站在道德讲堂上的张国华

稿件来源: 枞阳在线
编辑: 木子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律师声明 | 广告服务 | 举报纠错

枞阳在线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皖ICP备0750286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4120200050 皖网宣备090007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3408230200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