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扎实推进法律援助工作过程中,我县把握“一个原则”、实施“两个延伸”、严格“三项条件”、做到“四个结合”,切实为弱势群体撑起了一片法治晴空。
把握“一个原则”,切实服务困难人群。在法律援助工作中,法律援助全体工作人员坚持“应援尽援”原则,确保将时间、精力和有限的财力用在刀刃上。今年县司法局法律援助便民服务窗口建成并投入使用,该窗口功能齐全、布局合理,被评为“国家级示范窗口单位”。窗口人员热情接待,认真核实情况,细致地帮助援助对象解决实际困难,对不能援助的人员耐心细致地做好解释工作,始终以优质服务赢得援助对象。
实施“两个延伸”,尽力扩大援助范围。将法律援助真正从机关窗口延伸到乡镇,从乡镇延伸到村组,做到对援助对象优先服务、上门服务,尽可能地消除法律援助的盲区和死角。
严格“三个条件”,保证援助工作质量。对法律援助“有合理的请求及事实依据、请求事项属于法律援助范围、因经济困难无能力承担法律服务费用”的三个条件严格把关,特别是对于经济条件的审查,重点针对材料的真实性,做到既不忽视条件,又让需要的人员得到及时援助,确保法律援助工作的质量。
实现“四个结合”,确保援助更加有效。一是与法制宣传相结合,在法制宣传工作中发现需要援助的对象,即给予援助,在援助的同时,进行法律宣传;二是与人民调解工作相结合,对调解不成需要付诸法律程序的困难人群提供援助;三是与政府重点工作相结合,及时了解因征收拆迁、工程建设等工作中的诉讼需求,对符合法律援助的人群提供帮助;四是与社区矫正、安置帮教工作相结合,为符合条件的刑释解矫人员提供援助,使其感受温暖,尽快融入社会。
保证办案质量是发展法律援助事业的硬道理,是法律援助的核心内容。围绕“保发展、保民生、保稳定”的基本要求,我县广大法律援助工作者承办了一些有影响的法律援助案件,社会反响较好,显现了法律援助的公信力。如会宫镇三少年意外溺水死亡案件,当时受害人家属接受不了事实,情绪很激动,三家庭亲属纠结多人围坐在镇政府门前,要求镇政府给个说法。后当地政府及时与县法律援助中心进行协商,希望中心能为三家受害人家属提供法律援助,该中心了解情况后,第一时间为其指派了业务能力精通的徐律师代理此案。中心主任和徐律师第一时间赶到事发现场,在镇政府的主持下与几方当事人一起协调处理此事,最终受害人家属及几方当事人都同意走法律程序。徐律师又不辞辛苦的调查取证,查看现场来固定证据,目前此案已经在县法院审理中。至此一起可能引发上访的群体性事件得以化解,一方面起到了为政府排忧解难的作用,另一方面也从法律上很好的维护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受援人陶某某,因交通事故致残,两年多时间迟迟得不到赔偿。在听说法律援助可以帮助免费打官司后,当事人带着一线希望来到县法律援助中心寻求帮助。去年9月,经中心受理后,及时指派律师代理,向县法院提起了民事诉讼。2013年3月,法院判决受援人获得赔偿共计26万余元,并全部执行到位,维护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诸如这些案件的办理,既保证了办理的效果,又保证了办案的质量,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果,广大群众深切感受到:法律援助时时在身边、公平正义始终在人间。 (曹忠亚)
稿件来源: 枞阳新闻周刊
|
编辑: 王长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