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中有这样一些小人物,他们没有辉煌灿烂的业绩,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也没有诗歌那样优美的生活,有的只是对自己平凡岗位的忠贞坚守,在安徽省枞阳县公路局就有一位在平凡的公路养护岗位上以道德谱写人间真情的工作者,他就是县公路局养护科副科长、道班党支部书记兼乌金渡机械化养护工区区长王良福同志。
27年,撒下一路情怀
1986年12月,刚刚弱冠之年的王良福怀揣着对生活的美好憧憬,毫不犹豫的接过父亲手中那把磨得不成样子的铁锹,做了一名普通的养路工,义无反顾地投身到公路养护第一线,没想到,这一干就是27个寒暑春秋。九千多个日日夜夜,早出晚归,风餐露宿,心血凝聚在公路上,汗水洒落在公路上,修补坑槽、整修路肩、清理边沟、绿化修剪,抗洪、除雪、抢险,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没有天气好坏,甚至没有严格意义上的一日三餐,经常披星戴月,一干就是几公里乃至十几公里。累了,坐下来喝口水;饿了,嚼嚼口袋里的干馍头;手磨破了,戴上手套再干,像一只永不知疲倦的“黑蚂蚁”,穿梭于漫长悠远的公路上。
在王良福的口袋里,常常揣着一个小本子,里面密密麻麻地记着各种符号和文字,这是在沿路巡查时发现的问题记录,什么地方发生了龟裂,什么地方路肩坍塌了,什么桩号示警桩倒了,什么桩号行道树少了一棵?等等。正是凭着一颗平凡公路人敬业奉献的精神和孺子牛般坚韧的意志,把路当作孩子般精心育养,才确保了公路的安全、舒适、畅通、亮丽。要问王良福究竟为公路倾注了多少心血,流了多少汗水,只有漫漫长路才能知道。
熟悉王良福的人都知道,生活中的他为人随和,富于同心情,而面对工作中的困难,他身上有一种“拼命三郎”的憨劲,有一种“轻伤不下火线”的拧劲。
2001年5月,王良福的胆结石急性发作,医生建议他立即动手术,当时,正逢我县主干道铜安路20公里的油路罩面任务。身为该施工项目的负责人,王良福深知夏季油路施工对工程质量的重要性,为抓住黄金期,他说服了焦急妻子和年迈的父亲,硬是请求医生给予了保守治疗,没日没夜地扑在工程现场组织施工、过问着施工过程的每一个细节,几十个日夜都没有认真地歇会儿,就这样,在他的带领下,铜安公路20公里的油路罩面工程不仅提前完成了工期,而且工程质量也被安庆市公路局评为优等。
2005年又是一个特殊的年份,要接受交通部五年一次的全国公路养护大检查的检阅。为改变现状,确保公路好路率,他放弃了一切休息日,率领工区全体养护人员投入到油路坑槽的修补工作中。阴天和雨天,油路不能补,他采备材料和挖坑槽。白天交通量大,施工不便,晚上挑灯夜战。夏季是油路施工最佳季节,为抢抓进度,保证质量,他不顾常年的连续劳累,又投入了铜安公路8公里的大修工程。为给养护人员做出表率,他除了抓好日常的养护管理工作外,与工人一道,最困难、最吃苦的工作他抢着干。沥青的沸点本身就有150度,加上夏季高温,油锅和油路修补现场温度更是达到200度以上,他经常烤得连饭都吃不下,晚上躺在床上,浑身火辣辣地痛。妻子心疼说:“你在镜子前面照照,看看你的脸与那柏油路面还有什么两样。”他只是面对镜子,无言的笑笑。正因为他和道工们的昼夜艰苦拼搏,全长37.5公里的铜安公路,好路率达100%。
2008年年初,王良福刚刚做过肛瘘手术,局里给他批了假,本来可以轻松的歇几天,没想到一场百年未遇的暴风雪降临,一时间,枞阳县境内公路主干交通中断,行人受阻。灾情就是命令!王良福强忍疼痛,毅然战斗在铲冰除雪的第一现场,手冻僵了,就放在脸上捂一捂,鞋被雪水浸透了,他麻木不知,汗水夹着雪水在头顶上冒着热气,他浑然不觉。但他凭着自己的坚强毅力和强烈的爱岗敬业意识坚守着,确保了枞阳公路主干动脉的畅通。2009年春节前出版的《中国交通报》以“为了大家的团圆”特写文章刊发在该报四版头条。
道班是行路人的温馨驿站
经过多年的努力打拼,如今的铜安公路线形优美、路面整洁、设施光亮,沿线花木葱茏、绿草如茵,俨然一道绚丽的彩虹横卧在枞阳金色的大地上,而这道“彩虹”中间有一枚精致的“纽扣”,那便是乌金渡机械化养护工区,王良福就是这里的当家人。
走进乌金渡工区洁净的庭院,你会发现这儿有一个小歇息室,小歇息室里摆放着一排排整齐的长条椅,还有十几只装满热水的暖瓶,摆放暖瓶的茶几上有茶叶,有水杯。交通受阻的行人既可以在这里歇脚喝水还可以翻阅报纸、杂志,放松一下焦灼的心情。也常有一些行人就在工区门口等车,王良福和他的同事就把小茶水摊摆在路边上,供行人随便饮用。小歇息室、小茶水摊究竟接待过多少行人,谁也说不清,但小歇息室里温馨的气氛却没有人说不满意的。曾经有一位老大爷接过王良福递来的茶水,动情地说:“你们这个道班就是我们赶路人温暖的家呀!”
如今,王良福和他的同事所创办的小歇息室是越办越热闹,小茶水摊也越来越“红火”,一位来乌金渡工区调研的上级领导对此大加赞赏,并肯定地说,“勿以善小而不为!小事体现大诚! ‘小’是一条红线,它拉近了我们公路人与行路人之间的心理距离,正是这些‘小美好’和‘小善良’,才汇成我们社会的正能量。希望你们把这张公路名片打造得更精美!”
“积德行善是做人的本分”
王良福有一位同事姚佐国,由于肾衰竭到处医治,化光了家中微薄的积蓄,日子过得非常艰难。王良福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不仅主动地承担起老姚的养路任务,还为老姚走东跑西,争取到了县里有关部门对老姚的资助。他动员全班职工捐款,自己带头慷慨解囊,送去一份对同事的同情和关爱之情。平时遇到什么好吃的,他叫妻子也给老姚送去一份,他说:“老姚身体不好,他的孩子又在长身体阶段,不能苦了孩子。否则,我吃得没滋味,”老姚见到熟人,总是激动地说:“王区长真是个大好人!没有他的帮助,我不知道这日子咋过!”王良福总是这样帮助别人。因为他的大爱,与工区里的每一位同都相处得十分融洽,工区里的欢乐和笑声总是源源不断的洒向四方。
2008年寒冬,枞阳县遭遇史上罕见的暴风雪,王良福坚持每日上路巡查,排除隐患。就在他一步一步向前探寻险情时,猛然发现路边有一个中年妇女蜷屈在雪地里,凛冽的寒风冻得她瑟瑟发颤,显得孤独无助。王良福赶忙上前询问,发觉这位妇女精神失常,许是与家人失去了联系。他与一位同事,把她带到工区,腾出一间柴火房,把这位妇女安顿好,并叫妻子送去棉被、棉衣、热水和吃的。有一位同事不理解,埋怨他说:“都快过年了,你把一个精神病人领进来,岂不是自找麻烦?”王良福拍拍这位同事的肩膀,开导他说:“麻烦是麻烦点,但是眼看着她在路边冻死了,你我良心何安?积德行善可是做人的本分啊!”王良福不顾冰冻路滑,四处打听这位中年妇女的家庭,终没有结果,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才跑到会宫乡政府报告,最后在县民政部门的关怀下,才妥善地安置好这位精神失常的妇女。
王良福的事迹是平凡的,但这种平凡渗透出他对事业不平凡的忠诚,渗透出对他人不一般的真情。他用一颗平常的心释放着一份执着和爱,展现出了他的良好思想风范和崇高的道德操守,必将成为引领枞阳公路系统广大干部职工不断奉献、不断前行的正能量。 姚 兵/文 江峰/图
稿件来源: 枞阳在线
|
编辑: 木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