枞阳在线

枞阳在线网站 | 枞阳融媒体中心 主办

设为首页

简体 | 手机站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枞阳 >正文

[回眸2013]政法综治工作走向制度化规范化

时间:2014-01-15 09:46:30

  2013年,我县政法综治工作亮点纷呈,以“基层综治维稳信访中心”、“社区(村居)警务室”等为代表的社会管理重点项目深入开展,以“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网、视频监控网、预警报警信息网、乡村巡逻防控网、服务管理网”为主要内容的乡村“平安五网”建设工作进一步向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方向发展。

  排查化解重大矛盾纠纷。认真做好敏感节点的社会稳定工作,去年全国“两会”、“十八届三中全会”期间,加强研判和驻京劝返工作,实现零进京非访。成立了县维稳信息研判工作组,在敏感节点研判分析涉稳问题,研究部署有关涉稳工作。同时在全县范围内集中开展了矛盾纠纷和不稳定因素大排查工作,解决了一批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突出矛盾和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积极推进大调解体系建设,去年1至11月份,全县各级各部门调处化解各类矛盾纠纷2166件,调处成功率为96.2%。积极推进专业性调解组织建设,完善了枞阳县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工作机制,去年来,通过医调会调解化解的医患纠纷11件,调解结果医患双方均满意。

  强力推进政法“护航工程”。始终坚持严打高压态势,严厉打击各类刑事犯罪活动,现发命案保持全破记录。以打黑除恶、打击侵财性犯罪为重点,先后成功侦破了“系列盗窃电瓶车电瓶案”、“系列入室盗窃案”等一批有社会影响的案件,有效遏制刑事案件高发态势。组织开展了社会治安重点地区排查整治专项行动,开展了“护校安园”、“打四黑除四害”、“打击收缴赌博机”、“扫黄打非”等治安整治专项行动,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农村社会治安突出问题得到有效解决。针对经济发展软环境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在全县深入开展了为重点工程和经济园区建设创平安活动。围绕重点工程建设、重点工作,加大护航力度,营造优质治安环境,先后打击处理了多名阻挠重点工程建设的违法人员,确保了重点工程的如期进行和重点工作深入开展。

  着力破解社会管理难题。推进数字化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共建成“数字化防控体系”公共安全视频监控点252个,实现对县城及重点乡镇重要路口、卡点、公共复杂场所视频监控的全方位覆盖。抓好特殊人群的教育管理,建立和落实了对刑释解教人员“一对一”、“多对一”帮教制度,协助矫正帮助人员解决低保和就业问题,促进社区矫正对象顺利回归社会,去年来接收刑释解教人员重新犯罪率控制在2%以内,全县在册的社区矫正对象无一重新犯罪。举办了全县社区矫正网络操作培训,切实提升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工作水平。进一步加强对青少年的教育、服务和管理工作,组织开展了接送流浪孩子回家行动,多名流浪儿童得到救助,去年10月份,县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站封顶。结合“六五”普法和反邪教宣传,广泛开展综治宣传月活动,“依法治县”工作成绩显著,人民群众法治意识不断增强。

  打牢综治工作基层基础。加强乡镇综治维稳办和乡镇综治维稳信访中心规范化建设。去年1-11月份,22个乡镇综治维稳信访中心共受理各类事项527起,成功调处或化解512起,成功率为97.2%。推进社区警务和社区民警专职化建设,全县共建成28个标准化警务室,28名专职社区民警进驻警务室开展工作,并按照1+X(1名专职社区民警,X为辅警)的模式确定辅警,同时积极争取专职社区民警进村级班子挂职事宜,最大限度地推动警力下沉、警务前移。加强基层政法综治干部的教育培训工作,去年8月份,举办了全县政法综治工作干部

  培训班,对全县22个乡镇党委政法委员及综治维稳办负责人进行了集中培训。同时,充分发挥受培训干部的骨干作用,引领基层单位深入开展平安创建活动,不断提高平安创建工作群众参与度,目前全县22个乡镇全部为市级“平安乡镇”,县级“平安单位”612个,进一步巩固和深化了“省级平安县”创建成果。 胡永健

稿件来源: 枞阳新闻周刊
编辑: 王长学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律师声明 | 广告服务 | 举报纠错

枞阳在线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皖ICP备0750286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4120200050 皖网宣备090007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3408230200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