枞阳在线

枞阳在线网站 | 枞阳融媒体中心 主办

设为首页

简体 | 手机站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枞阳 >正文

建设美好乡村群众直接受益

时间:2014-03-17 08:57:10

  走进义津镇梅庄中心村,只见村周围河道畅通清澈见底,水泥村道干净整洁,庭院屋后绿树葱葱,村中配置幼儿园、卫生所、文化站、图书室、乡村金融服务网点、公共服务中心等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和垃圾收集点、污水处理设施、公厕等基础设施。“建设美好乡村,是要给乡亲们造福,让他们感到实实在在的‘美好’,绝不能涂脂抹粉。”县美好办和义津镇负责同志告诉记者。“要说以前,咱村可不像这个样……”说起村里这几年的变化,周潭镇大山村山边一组的村民章桂平打开了话匣子。他说,原来村里路是泥巴路,水是压水井里打出来的黄浆水,村里的房子又破又烂,现在基本都住上了三层楼。“道路都已硬化,农业机械可以直接开到田间地头,我今年还买了一辆农用三轮车,我们种田可以实行机械化了。”

  据县住建局有关负责同志介绍,我县美好乡村建设改善了老百姓的人居环境和生活质量。一是充分利用自然资源,浮山浮渡中心村充分利用国家地质公园、国家森林公园、省级风景名胜区——浮山坐落在本镇境内这一优势资源,打造文化生态观光园;周潭大山周院中心村结合现状水体,做好水产养殖的同时积极拓展水产品生产的产业链条,形成大山村特色水产、家禽养殖产业,同时利用大山村丰富广阔的山场资源,美化、绿化大山村生态环境。二是充分利用产业资源,老洲王套中心村充分发挥银信粮油、友诚服饰、三鑫铁艺、老湾粮油公司等企业坐落于该村内的优势,最大限度解决富余人员的就业;黄华中心村两委班子充分利用车管所所在地以及枞桐路这一重要交通通道的特殊地理位置,积极招商引资,壮大村级产业。同时,环境整治与村庄建设同步开展,集中清理垃圾、改造农村危房、新修村庄道路、疏浚农村沟塘,村庄面貌明显改观;并大力开展增绿行动,开展村边、道边、房边、街边、田边、水边、渠边、堤边等区域增绿行动,增加村庄绿量。

  记者从县美好办了解到,2014年将建设10个省级中心村,着力打造三个美好乡村示范片,形成带动效应。为了确保美好乡村建设高质量完成,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一是发掘智力资源。坚持规划引领,健全组织架构,组建了县、乡、村三级领导体制和工作推进机制,建立了县干联系、县直单位帮扶共建、示范带沿线整治协调、督查调度和信息报送等制度。二是深挖资金资源。加强多元投入,保障建设资金。今年共整合涉农项目资金1.08亿元。发动社会资金参与,共筹集社会资金3000余万元。三是拓展产业资源。实施产村一体,致力兴县富民。县财政每年安排300万元资金重点支持、鼓励和创新各类经营体系发展,特别是大力发展家庭农场。家庭农场已发展到近40家。四是活用物力资源,加强合力联动,打造特色亮点。全县30个中心村和2条示范带实行统一部署安排、全面推进建设。坚持项目结合,结合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整治、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等项目的实施,推进农村综合配套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蒋骁飞

稿件来源: 枞阳新闻周刊
编辑: 王长学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律师声明 | 广告服务 | 举报纠错

枞阳在线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皖ICP备0750286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4120200050 皖网宣备090007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3408230200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