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3日,与亲友有约,独自一人骑车去枞阳白云、周潭。
早晨6:15出门,过铜陵长江大桥,进入枞阳路段后路况甚差,尤其是花园至横埠段,路面被重型卡车碾压已是坑坑洼洼,且积水成凼,来往的汽车只能以一、二十码的速度在那超烂的路上行驶,扬起的灰尘遮天蔽日,在尾气和灰尘的包裹下骑完那段令人望而生畏的烂路,身上还溅了许多泥浆。
因为要赶路,骑行近50公里至大排(金社乡路口)方停车,时间已是上午8:30。过大排,骑行在乡间的道路上,扑面而来的是沁人肺腑的是浓郁的油菜花香;田野里,青青麦苗随风起舞,在阳光下泛着绿油油亮闪闪的波;绿色的柳枝在春风中摇弋,清脆悦耳的蛙鼓声响彻原野。只有置身于此,才能领略到骑行的快乐。

春天的气息
到孙家畈(往白云岩路口)后,因要去的地方只知道大概的地点,且因手机发生故障,无法与亲友联系,只得一路问人。奈何路人多为老人,我虽能听懂他们说的方言,可他们却听不懂我的话,近乎于鸡同鸭讲。我的家乡与枞阳相邻,我说的既不是难懂的徽语,更不是粤语,同属江淮方言咋就无法沟通呢?由此可见推广普通话的重要了。
既然亲友联系不上,咱就权当来此旅游停车踏青吧。于是,按亲友所说的模糊方位骑行。在走了几次回头路后,认准了一条右拐的村村通水泥路盘旋而上。沿途路过几个村庄,经询问,似乎我要去的地方就在前方。坡越来越陡,水泥路也换成砂石路。上午9:50我来到这个不知名的山巅之上,一座名不见经传的三合寺就在前面。

寺院
三合寺濒临峡谷,由右侧围墙上开门。进入院内,左侧一个小庵堂,里面供奉着一尊佛像。与庵堂相连的是几间低矮的瓦房,与寺的正面紧挨着。小院内未见僧人,也没有礼佛的香客。随即退出寺院,向院门外穿着灰色僧衣正在劈柴的老人打听这三合寺的来历,有无碑刻,有几位大师在此修行。
他就是本地人,可是他也答非所问,说是听不懂我的话。问寺前一扫墓的青年人,他也不了解这寺的来历。在山上拍了几张图片后就推着车下山了。在下到半山腰的一座村庄时,竟然与亲友相遇。白云一行的目的总算圆满成功。

大会堂
下午12时许我踏上归途。由白云、项铺、王岗至横埠。见时间尚早,前往周潭镇大山村一游。中国林科院林业示范点和中国森林生态网络枞阳县大山示范点均座落在此。大山村我来过多次。每当阳春三月,经果园里盛开的桃花,黄黄的油菜花,似雪的梨花,相映成趣,犹如仙境,让游人乐不思归。可能今年气候的缘故,桃、梨树枝上布满花蕾,只有少数性急的绽放枝头。经果园里弥漫着桃花、梨花和油菜花的芳香。过几天再去,一定会观赏到“满树和娇烂漫红万枝丹彩灼春融。”的如画景致的。

是日5:40到家,驴程136公里。(来源:知足常乐博客)
稿件来源: 枞阳在线
|
编辑: 木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