枞阳在线

枞阳在线网站 | 枞阳融媒体中心 主办

设为首页

简体 | 手机站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枞阳 >正文

枞阳县美好乡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
关于开展“三线三边”环境治理工作实施方案

时间:2014-04-04 07:07:25

  (2014年2月18日)

  为加快推进美好乡村建设,巩固城乡文明创建成果,持续改善城乡环境。按照全省统一部署,坚持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全民参与、长效管理的工作原则,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三线三边”(铁路沿线、公路沿线、江河湖沿线;城市周边、省界周边、景区周边)环境治理工作。结合我县实际,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治理范围

  公路沿线。主要是铜安路(g347线)、枞桐路(s228线)、横江路(s229线)、合铜路(s103线)、白会路(s425线)、会路(s320线)、义小路(s228线)、江堤堤顶公路以及庐十路(x040线)等公路沿线两边和集镇区。

  江河湖沿线。主要是长江枞阳段、枞阳长河、杨市河、横埠河、罗昌河、汤沟河沿线以及白荡湖、陈瑶湖、菜子湖、“两赛”等流域周边。

  县城周边。主要是县城乡结合部地带。

  景区周边。重点是浮山、白云岩、岱鳌山、周潭大山、旗山汉武文化生态园等和美好乡村中心村建设点周边。

  二、治理目标

  以美好乡村建设为统领,结合森林长廊工程和农村清洁工程,通过一段时间集中治理,彻底改变公路沿线、江河湖沿线、县城周边、景区周边和中心村建设点周边等区域脏、乱、差现象,达到绿化、美化、亮化,道路通畅、秩序井然,建筑整洁、路面清洁的标准,全面改善“三线三边”区域环境,将之打造成具有枞阳特色的靓丽风景线,提升枞阳对外形象,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良好人文和生态环境。

  三、治理内容

  1、垃圾污水治理。一是开展环境卫生集中治理。集中半年时间,全面清除沿线沿边乱堆乱放的生活垃圾、建筑垃圾、暴露渣土及“白色污染”,确保沿线沿边整洁无污染。二是强化关键区域治理。加大国省道穿越集镇路段、高速出入口、江河湖沿线等重点部位环境卫生治理,清除各类垃圾,消除卫生死角。三是建立完善垃圾收集转运处理体系。坚持标本兼治,因地制宜探索垃圾处理方式,加强城乡结合部、集镇及村庄生活垃圾固定储存点、转运站建设,配备必要保洁人员、车辆,实现环境卫生常态化管理。四是完善环卫机制。充分发挥村及社区的作用,教育居民每天定时定点清倒户内垃圾,户外卫生实行门前“三包”,做到垃圾日清日运,清运不留死角。(责任单位:沿线乡镇;职能单位:县执法局、县住建局、县水利局、县公路局)

  2、建筑治理。一是源头控制增量。加强巡查管理,禁止沿路违章建房。合理布局沿线两侧管线电缆,确保达到规定要求。二是统筹治理存量。对已形成或在建的违法建筑物、构筑物,由乡镇政府会同住建、国土、城管执法等部门进行拆除。对公路沿线和江河湖沿线两侧的废弃建(构)筑物,破损猪圈、厕所予以拆除。(责任单位:沿线乡镇;职能单位:县执法局、县住建局、县国土局、县交运局、县水利局、县公路局)

  3、广告标牌治理。制定管理办法,科学编制设置规划和技术标准。工商、交通等部门对沿线广告牌进行调查摸底,依规进行整改。(责任单位:沿途乡镇;职能单位:县执法局、县工商局、县交运局、县公路局)

  4、矿山生态环境治理。原则禁止在国、省、县道沿线两侧直观可视范围内开采矿山。对已形成裸露的矿山,按照“谁破坏、谁治理”的原则,强化采矿权人责任,做到边开采边治理。对历史遗留、责任主体灭失的废弃矿山,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由当地政府实施综合治理。坚持先易后难、分步实施,采取遮挡、绿化、工程、生物等措施进行处理。对与国省县道搭接的出口路,必须硬化达标,且符合交通、公路有关规定。加大矿山治理保证金征缴力度,尽快恢复被破坏的地貌景观、植被资源,逐步改善周边生态环境质量。(责任单位:县国土局;职能单位:县安监局、县环保局、县执法局、县公路局、沿途各乡镇)。

  5、绿化改造提升。优先绿化“三线三边”,公路、河湖绿化率达到90﹪以上。全面治理“青山挂白”和林中“开天窗”现象。结合各地山水田园风光,着力打造一批景观带和生态廊道。大力实施重点路段沿线绿化提升工程,对公路路肩绿化缺棵断档和空隙地补植补造。结合森林增长工程,在铜安路和枞桐路、景区周边等国省道两侧建设宽度为50米的绿色长廊。(责任单位:沿途各乡镇;职能单位:县林业局、县公路局)

  在全面实施“四治理一提升”(即垃圾污水治理、建筑治理、广告标牌治理、矿山生态环境治理和绿化改造提升)的同时,加大集镇规划和建设力度,提升集镇绿化、亮化、硬化水平;对铜安路、枞桐路等重点路段沿线两侧房屋墙体刷白;落实重点路段管理长效机制,加大公路沿线保洁维护和管理,开展联动执法,遏制车辆超限超载现象。

  实施步骤

  用半年时间,对“三线三边”区域垃圾、杂物进行清理,对脏、乱、差环境进行改造,基本消除垃圾污染问题;用一年半左右时间达到“四治理一提升”目标,使全县“三线三边”区域面貌一新,环境得到根本改善。

  1、调查摸底阶段。(2013年12月10日—31日)

  深入实地调查摸底,全面摸清公路沿线、江河湖沿线、集镇周边、景区周边、中心村周边等存在的问题,梳理登记造册。

   2、实施治理阶段(2014年1月1日—2014年12月31日)

  各相关成员单位、相关乡镇要围绕各自职责和工作分工,制定出实施方案,细化工作时间节点,按照治理范围,集中力量开展“三线三边”垃圾、杂物、沿线乱挖乱栽、违章搭建、矿山治理及破旧广告牌清理等工作,确保快出成果,快出形象。

  3、完善提升阶段(2015年1月1日—2015年6月30日)

  各相关成员单位、相关乡镇要根据治理要求及各项工作任务,进行查漏补缺,完善相关材料。县美好乡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定期进行实地巡回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指导督促限期整改完善。

  4、考核验收阶段(2015年7月1日—2015年7月31日)

  制定全县“三线三边”环境治理考核验收细则,组织人员按标准进行检查考核验收。

  五、保障措施

  1、强化领导。全县“三线三边”环境治理工作在县美好乡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进行,办公室设在县文明办。“三线三边”环境治理实行路长、河(湖)长、边长负责制,由县美好乡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同志分别担任。路长由姜奎堂、程志华担任;河(湖)长由何正清、朱望林担任;边长(县城周边、景区周边)分别由吴峰、唐燕曙担任。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加强统筹和协调;各成员单位要对照分工,各负其责,各尽所能,全力配合,形成合力;各乡镇要强化主体责任,细化工作措施,逐段逐项包保到人、责任到人,并制定长效建设和管理机制。

  2、强化宣传。加大“三线三边”环境治理工作宣传力度,各地各单位要在县城区以及集镇主要街道、村(社区)主要干道、中心村建设点制作固定宣传标语;印发村(居)民环境文明卫生公约,采用宣传车巡回宣讲方式,营造治理氛围,动员全民参与。

  3、强化督查。根据工作需要,随时对各乡镇及相关单位治理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查,每月治理工作情况进行通报,对成绩突出、成效显著的,给予表扬;对工作不落实、成效不明显的,予以通报批评,并进行问责。

  4、强化考核。对“三线三边”环境治理工作实行考核验收,根据考核结果,进行以奖代补,奖补资金在美好乡村建设资金中统筹安排。

稿件来源: 枞阳在线
编辑: 木子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律师声明 | 广告服务 | 举报纠错

枞阳在线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皖ICP备0750286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4120200050 皖网宣备090007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3408230200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