枞阳在线

枞阳在线网站 | 枞阳融媒体中心 主办

设为首页

简体 | 手机站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枞阳 >正文

枞阳贫困白内障患者实现“复明梦”

时间:2014-06-11 10:04:07

  66岁的低保户吴春洲一边抽着烟,一边摇着篮中的外孙,自从左眼失明后,他很少出门。屋里潮湿逼仄。屋顶天窗投进的光,是屋里唯一的亮。他对我说:“如果不是眼睛瞎了,家里的几亩田,我一个人种都行……现在真是辛苦了老伴。厨房里,吴春洲62岁的老伴正在准备午饭:一口土灶、一口水缸、两只大锅、几副碗筷。

  4月份时,在浙江打工的女儿女婿带吴春洲去了一趟市里的医院。老吴被诊断为老年性白内障。医生建议手术,但窘迫的家境,让老吴一直没敢下决心,他怕给子女添负担。5月初,当我们通知他,上月底的免费手术申请已经通过筛选,他可以得到免费手术机会时,老吴高兴地跳起来,欢呼雀跃的样子像个孩子。

  临上手术台时,老吴告诉我,他有些害怕。他说,这辈子还没进过手术室。如果免费手术失败,眼睛瞎了可怎么办。主治医生县医院眼科主任黄河宽慰老吴,这是个很小的手术,使用的是政府统一采购的人工晶体耗材,有质量保证,全县人工晶体植入率高达97%以上,术后最佳矫正视力≥0.3的患者达90%以上。这番话,终于打消了老吴的顾虑。

  做完出院体检那天,吴春洲对我说:“没花一分钱,我的眼睛就能看见东西了,回去还可以继续下地干活,把这一季晚稻给种上呢。”当天下午,吴春洲就由乡里统一安排的车辆接回家休养。

  多年来,枞阳县财政一直把更多财力、物力投向困难群众,将有限资金用在刀刃上,用在最需要的人群上,让改革发展的成果真正惠及全体人民。阳光产生温暖,阳光凝聚民心民意,阳光催生社会和谐,在每一个受助寻光的身影之后,更加透明的阳光政府走进了每一位百姓的生活中。

  新闻背景:从2007年开始,枞阳县由县财政牵头协调实施民生工程。贫困白内障患者免费复明工程是其中一项。截止2013年底,枞阳县财政统筹安排105万元,已为731名贫困白内障患者重建光明。该项目的实施,减轻了贫困家庭经济负担,有效改善了我县白内障患者及其家庭的生产生活环境,达到了康复一人、幸福一家的社会效应。


 

  2011年5月17日,枞阳县金社乡向荣村,低保户吴春洲家。由于左眼患疾,老吴只能在家带外孙。


  2011年5月17日,枞阳县金社乡向荣村,低保户吴春洲家。堂屋里简陋的凉床上,放着一堆老吴的诊断病历。

 


  2011年5月17日,枞阳县金社乡向荣村,低保户吴春洲家。


  2011年5月18日,枞阳县医院走廊里,吴春洲和通过筛选、符合免费白内障复明政策的患者等待着术前的最后检查。县财政会额外出资给予每例100元的交通补贴。


  2011年5月18日,枞阳县医院,吴春洲接受术前最后检查。


  2011年5月18日,枞阳县医院,吴春洲接受术前检查。


  2011年5月18日,枞阳县医院手术室,县医院眼科主任黄河在做手术前准备。手术必须使用统一制定的专用病历和项目统一采购的耗材,手术医生必须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和手术期间出现意外的应急处理预案。


  2011年5月18日,枞阳县医院手术室,吴春洲接受白内障手术。


  2011年5月18日,枞阳县医院手术室外,等待接受白内障免费复明的同是金社乡杨市村的60岁患者蒋春兰。


  2011年5月18日,枞阳县医院手术室,吴春洲手术后走下手术台。术后留院一天,这一天的住院费和伙食费也由财政承担。



  2011年5月20日,枞阳县医院,吴春洲术后做出院体检。复明后的老吴说,要回去把这季晚稻给插上。

  

 

稿件来源: 枞阳在线
编辑: 木子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律师声明 | 广告服务 | 举报纠错

枞阳在线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皖ICP备0750286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4120200050 皖网宣备090007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3408230200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