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企业经营困难,市场预期不稳。这些矛盾和问题,在民营经济特别是中小企业身上反映得更为明显、更为突出。广大中小企业该何去何从?7月15日,县企联召开全县成长型企业发展研讨会暨安徽省诚信企业申报会,听取民营企业家应对经济下行压力的意见,以及企业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共同商讨对策。县金融办、工商联、开发区经发局的负责同志,县内30余家中小企业法人、高管等参加研讨。
枞阳汉武服装产业园管委会常务副主任刘继承首先发言,他说,受外部市场持续低迷的影响,县内部分处在成长型中的企业产品销售不畅、存货增加、回款放慢,生产经营困难,负债较高。针对这些现象,政府部门和有关方面必须引起高度重视。一方面,在各产业不景气的情况下,若经营效益不断下滑,企业短期内就难以抽出足够资金还债,违约风险就不断加大,甚至会对银行业带来冲击。另一方面,对企业高负债现状,既要高度重视,又不能惊慌失措。政府、银行、企业三方面应认清形势,把握机会,制定出有效应对之策。
目前,中小企业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不仅面临成本上升、转型升级的压力,且大多遭遇资金紧张和融资难的逆境。由于银行贷款收紧,中小企业为了负重前行,大多选择民间借贷,这无疑增加了企业的融资成本。
谈到融资难,凯特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高斌感慨万端,他说,由于企业前期发展获得的贷款大多是短期资金长期用,资金回笼慢,致使目前产业升级进入阵痛期。在此情况下,政府应制定相关扶持政策,帮助企业提振信心;金融部门应因企施策,克服惜贷心理,帮助有潜力的企业走出困境。
县工商联的负责同志认为,目前经济增速的下降,除了外部因素和市场因素作用外,更反映出某些行业的产能过剩。随着国内外环境的变化,必须改变必须改变过去高增长时期的传统经济思维模式,要追求有效益、讲质量的增长,而不是单纯的数字增长。
县企联负责人、汉武服装产业园管委会主任刘国胜最后信心十足地说:“困难面前,大家不能失去信心。现在再难,也难不过当年创业时的艰苦。在座的很多企业家是从草根成长起来的,坚忍不拔,乐观向上应该是你们最可贵的品质。面对经济周期,产业一时遭遇困难,难以避免,这是市场自我调节的正常表现。面对当前融资难的现状,我建议在座的企业积极入股,搭建自己的融资服务平台,凝心聚力,抱团取暖,帮助县内更多的成长型企业度过难关。”
“相关企业要采取更加积极的措施,主动应对当前形势,利用经济下行时推动技术改造成本低的机遇,进行技术升级,促进转型发展,为企业今后发展奠定基础。有关方面要继续简政放权,优化发展环境,减轻企业负担,积极争取上级优惠政策,并制定向本地企业倾斜的政策,帮助企业度过难关。”
县金融办、县开发区经发局的有关负责同志认为,县企联牵头组建中小企业融资服务中心,应吃透政策,规范运作,同时要做好制度设计、风险评估等工作。银行部门对企业发放贷款要采取灵活政策,对企业贷款进行“筛选”,好中选优,防止出现贷款一律卡死,使一些有发展能力和经营潜力企业失去支持而陷入经营困境;更不能为追求高回报盲目支持产能过剩产业,从而使企业债台高筑,最终使自己也成为受害者。企业要根据自身实力和潜力,对市场做出正确判断,要抱定“壮士断腕”决心,该去库存的去库存,去产能的去产能,防止债务规模进一步膨胀。与此同时,抓紧产业突围,找准转型升级突破口,寻找新的发展机遇,尽快减轻债务负担,提高综合经营效益,增强生存竞争能力。
各位企业家就如何应对经济下行压力等方面提出了很多建设性的意见。他们呼吁,在当前经济运行较为困难的情况下,期盼县直有关经济主管部门、金融部门要提高发现问题的敏锐性和解决问题的自觉性,真正深入一家家企业研究,落实一项项政策,为企业提供实实在在的帮扶。(朱文格)
稿件来源: 枞阳在线
|
编辑: 木子
|